校园的文化建设
(2022-06-05 08:04:05)分类: 教育篇 |
我觉得我校无自己校园文化特色。我校集边疆、民族落后为一体,虽然办学历史已有三十多年,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滞后,学校办学条件始终得不到有效改善,教学成绩得不到稳步提高,办学效益不十分明显,办学思想得不到认真贯彻执行,教育理念得不准确定位,故没有形成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如何创建和维持校园特色文化,本人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入手。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方面在整个校园文化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三者全面协调地发展将为学校建构完整的校园文化体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建设校园物质文化 精心设计,合理布局,创建美好物质文化校园环境 。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物质文化建设一是要根据教育特点、时代特点、区域特点和学校环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学校独特的校园物质文化风格。二是要从本地自然环境和条件出发,在校园内栽花种草,绿化、美化校园,使整个校园干净整洁。三是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性,鼓励教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的设计、维护和创造。如学校的校训、校歌、校徽等设计要体现学校特点和教育理念,建好校史陈列室和共青团、少先队室;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体现教育理念;要发挥校园广播站、网络的作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
二、建设校园精神文化 扎实开展,丰富活动,培育校园健康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学校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精神文化建设一是要全面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要在教师中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增强广大教师作为人民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激发教师严格自律、恪尽职守,树立人民教师良好师表形象,建设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钻研教法、不断探求的优良教风;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建设勤奋努力、积极向上、认真诚信、充满兴趣、乐于探究的良好学风;要认真抓好班级文化建设,形成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快乐和谐、健康向上、争做主人的良好班风。二是要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挖掘民族特色文化融入校园,活动设计要突出普遍参与性、趣味性、益智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如哈尼族舞蹈“托尼尼”,三族舞蹈“哈彝佤”,哈尼族歌曲“滋巴多”。三是要总结、提炼学校精神。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指导思想、办学特色、历史传统、培养目标的概括和抽象。学校精神既是学校长期办学历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更是通过对学校办学特色、历史传统、时代要求等总结分析归纳提炼出来的。因此,学校要发动师生共同参与制订校训,总结校风、教风和学风,谱写校歌,设计校徽、校旗等。
三、建设校园制度文化 健全制度,严格执行,形成民主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一种规范性文化,表现为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等。它既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的保证。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做到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学校所有制度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要求,要有改革创新意识。制度建立或修改要遵循民主管理原则,广泛听取广大教职员工的意见,把制度建立在广大教职员工认可、满意的基础之上,保证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制度建立之后要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还要建立互相沟通、交流的机制,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有矛盾及时化解。为了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必须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构建一个高效、精炼、有序的运行机制,确保工作的实效。(云南红河个旧市李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