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感化他们
(2022-05-04 10:05:44)分类: 教育篇 |
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因为它们是清香宜人的玫瑰,它们是哺育万物的阳光雨露,它们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题记
近期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感触颇多,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句话一直萦绕耳边并影响了我的行动。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的第一部。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也是当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他一生写了41部专著,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童话和故事。一些重要著作,如《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关于爱的思考》《帕夫雷什中学》《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给儿子的信》,曾在我国出版,产生很大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真挚动人,热情洋溢,许多篇章像磁铁一样吸引着读者,令人不忍释手。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本教育名著,我深深被这位大师的理论所折服。被他的教育实践所吸引。在这本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所写的教育实践字里行间流露出他的爱,这包括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让他们拥有爱心、懂得怎样去爱别人。作为教师,我也常常思索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教育界的大师都是怎样从事教育工作的?虽说无法亲眼目睹他们工作的风采,但幸运的是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他们生活的剧本——他们的著作。他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作者深爱着这些孩子,他亲昵地称他们为“小家伙、小鬼”,他认为教师首要的职责就是“爱孩子”。因为爱,他期望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健康的体魄;因为爱,他也竭尽全力去帮助孩子们学会学习。爱孩子,应该说是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但如果是始终如一的爱,坚持不懈的爱,面向全体的爱,也是不容易做到的。爱孩子,很重要的一点是爱得要纯粹。不是施舍,不搀杂功利。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
只有这样,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怜惜、爱护,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忧伤,才能赢得孩子的心。同时,无论年青还是年老,教师都要拥有童心。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时时提醒自己,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孩子,你就能够更宽容,更豁达,也能够让孩子更喜欢你。
爱学生,就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这时,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对于这一点,我想谈谈我的做法:上课时,我向学生露出亲切的笑脸,投去友善的目光,进行交谈式的教学;下课时,我留在教室和学生们谈心,说笑话……很快地,我和学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形成友好、愉快、轻松、和谐的心理气氛。这时,他们会把我当知心朋友,敞开心扉,让我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并求得我的帮助和指导。一个好教师应当主动与学生做知心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内心世界的苦恼与忧愁,这样,教师才会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学生。
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人们希望别人肯定和重视以及自我肯定的一种积极情感,是不断追求、进取向上的动力,是生活的精神支柱,有了自尊心,人才能自爱、自严、自重;做了错事才能自责,才能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及自我教育。因此,尊重学生是教师的重要道德要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知识的入门。“我确信,没有情感的高涨,就不可能有儿童脑细胞的正常发育。儿童大脑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也和情绪有关。每当精神紧张、情绪高涨、兴致专注之时,大脑半球皮质细胞的营养就在增强。细胞在这种时刻的能量消耗较大,同时从机体得到的能量也多。我通过对低年级学生脑力劳动的多年观察证实,在情绪十分高涨的时候,孩子的思维特别清晰,识记进行得也很紧张。”这是大师在教育实践中的真知灼见。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应该成为每个教师在教学中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创新是学习幸福感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求者。”“创造才是具有无穷的乐趣,才是真正的生活”、“生命的第一个行动是创造的行动”,这一点我有切身体验。低年级学生,文字在表情达意上有它的局限性,“言不尽义”则舞之,蹈之,画之。音乐令人心驰神往,绘画使人身临其境。音乐暂不能跃然在纸上,可绘画却是一种单纯直观的语言,它能弥补低年级学生用语言不能尽述的意境。所以在新生入学时,我就把活动课增加了美术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通过绘画表达出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让语言无法表达的情感通过绘画进行表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经常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想象出多种结果,如“司马光砸缸”、“乌鸦喝水”......等多种结尾。让学生画富有想象力的图画,自编故事、舞蹈等。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变得聪明,而且让学生时时体味来自学习的快乐和幸福。
阅读这本书,总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不是在读书,而是在读一颗炽热的心。我无法准确表达自己内心复杂的感受,请允许我将本书末页的一段话附上,让我们更深地去了解这位伟大的教育家,他讲:“孩子们啊,转眼你们已经都是少年了,你们将来的前程如何呢?今后我还会天天和你们在一起,带领你们度过青春年华直到长大成人。五年来,我拉着你们的手一步一步向前走,我把整个的心都给了你们。诚然,这颗心也有过疲倦的时刻。而每当它精疲力竭时,孩子们啊,我就尽快到你们身旁来……”
亲爱的同行们,让我们轻轻捧起这本书,不管你是新手还是老将,只要你爱孩子,爱你从事的职业,只要你愿意在教育这条路上快乐而充实地前行,那么,来吧!无论如何,都得静静地打开它,阅读它……(昆明官渡区曾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