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备考五关注

(2022-04-18 08:41:06)
分类: 教师篇

昆明经开区 林源)

1.所有的解题都来源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只有完整的知识结构才可能产生深刻的思维结构。有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尽量讲深、讲透。这不仅不会增加负担,这是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弹药”。所有的创新思维都建立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前提下,扎实的基本知识的落实是教师在课堂上的基本准则,因此教师要强化基础知识的落实,使学生在知识上没有漏洞、没有盲点,同时教师也要强调基本题型过关,让学生有相应题目的解题方式、方法,这样才能触类旁通、熟中生巧。注重基础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考生思维的深刻性。从教材出发,梳理、总结基础知识,构建数学模块知识体系,注重对高频考点中经常出错问题的总结;

2.注重知识综合,跳出章节甚至是模块思维小圈子,善于处理多个知识点或多模块综合问题,培养解决模块综合问题的能力;

3.重视运算能力的培养,把握运算步骤和规律,重视运算细节和合理检验,探索转化方法,消除烦琐运算;重对数学知识应用性的考查,培养考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研究新高考新变化,注重对新题型的训练,注重知识的适度拓展,培养创新能力;

5.重视对教材的研讨,关注新教材的新调整,注意它的过渡与导向作用。关注对教材有关内容的阅读、理解,典型例题的练习和拓展,知识背景的理解及应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写给儿子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