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教学策略
(2022-04-05 07:56:42)分类: 教师篇 |
初次接手高中历史,有几分惶恐,慢慢的终于悟出: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且是活水的内涵。在加入官渡历史骨干基地以后我接触了很多历史界的名师,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学无止境的真谛。我必须不断的为自己充电,工作之余开始阅读教学方面的著作。其中对《中学历史教学策略论》中的一些观点颇有认同。
为了能够提高教学水平,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应用和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在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史料的能力。
一、处理好教材内容与隐性目标的关系
高中生理性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批判性、灵活性、敏捷性等品质都明显提高,思维步骤更完整,已不满足于教师上课讲讲故事等教学形式,这要求教师立足于新课程标准,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超越教材表述,形成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要做到这点,就要大胆、合理地整合教学内容,激发疑点、寻求变式、深刻挖掘隐性目标。
能成功的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目标要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教授“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史方法,并关注史学动态,向学生介绍文明史范式、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史观等。
二、处理好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之间的关系
陈述性知识就是指有关事实性或资料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指按一定程序
三、处理好历史史实与现实热点之间的关系
历史是现实的留影,现实是历史的折射。历史与现实是联系的,现实有历史发展而来,历史学从根本上说要服务于现实。历史学如果不食人间烟火,对现实不发生任何作用,就会失去生命力而萎缩消亡。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当适当与现实热点问题联系在一起,这样既能巩固学生的而历史基础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迁移能力,还落实了课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一举三得。
四、处理好“渐悟”与“顿悟”的关系
一般的历史教学讲究从简入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步步为营得出答案。但是格式塔心理教学观点认为,学习是由顿悟而实现的,顿悟的产生是由于学习者重新组织或重新构建有关事务的形式而实现的。顿悟学习的主要优点有二:意识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内在性质有所顿悟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但可以避免与这一问题情境不相干的大量随机的、盲目的行动,也有助于把学习所得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顿悟,这意味着一旦问题获得顿悟式解决,从此就不易再犯错误,学习视乎是一次完成的。第二,顿悟学习的结果是不容易遗忘的,遗忘曲线在人类学习中并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这种效果实现的原因是顿悟学习的实质与核心是要把握事务的本质,而不是无关的细节。
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我知道了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思考如何通过知识迁移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从而挖掘历史中折射出来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文精神,把握历史真谛。(昆明官渡区杨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