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作文教学中的主要表演方式是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理论是从美国社会学家范尼.谢夫特和乔治.谢夫特的《关于社会价值的角色扮演》中演绎过来的,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使学生从生活“取样”,从中引出情绪反应和行为。在情境作文教学中,我们也经常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某一角色或演绎社会中的某一情境,来加深学生的体悟和理解。
(1)利用课本创设情境
如在教学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有一些十分适合表演的素材,如骗子织布的动作、大臣观察的动作。笔者在教学课文过程中请两位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到讲台现场给全班同学表演,从而调节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进入情境的角色中去。再如,在教学魏学伊的《核舟记》这篇课文的过程中,课文多涉及空间位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预习课文,把课文分成两个表演场景,一个是苏、黄、佛印神态。一个是两个舟子的神态。分成小组进行表演,学生认真研究课文,相互讨论,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在笑声和表演声中学习课文,从错误的表演中认识自己理解上的偏差。最终得出了正确的表演位置。利用课本创设一种表演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而迅速地理解课文内容。
(2)设计特定情境
特定情境为表现某一特定的中心或主题,可以让学生想象出符合这一要求的生活情节或场景。如:你的邻居张大娘是个老少都夸的热心人,你能否设计一个具体的生活情节来介绍她?比如针对较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搜一些关于招聘会的视频、节目让学生看一看,比如《非你莫属》,这类电视或许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较早,但可以让他们想一想自己身上有哪些闪光点,看一看外边世界竞争的激烈,为以后自己的发展定一个短期的目标。然后,教师可以模拟剧中情境,组织学生模拟举办一场招聘会,让学生自己发掘自身的亮点,了解不同的领域需要的人才都必须具备哪些特质。作文可以根据自己的表现写心得体会,也可以生动形象地记录下这场别开生面的招聘会。
(3)创设连续情境。
即创设一系列前后连续的情境,要学生依次展开想象,进行习作。如:情境一:你外出打工的父亲已有三年没有回家了,如今春节临近,许多外出打工的人都已回来。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请你用几句话把它写出来。情境二:正当你准备把写好的话作为一封信投寄给你父亲时,他却突然出现在家门口。这时,父子(女)相见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呢?请写出。情境三:你们刚刚见面,两名警察急匆匆跑来,一边跑一边呼喊着你的父亲的名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猜猜看,写出来。这种连续性的情境作文,用一条线索贯穿始终,步步深入地进行训练,有助于学生形成某种表达能力。而创设一个个连续的情境,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角色扮演进行情境教学,应注意:
联系教学内界,合理选择表演主题
情境教学中的角色扮演,需根据作文教学的目标,联系写作训练的要求进行。教师须在合理选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和准备,如提前确定主题,布置任务,然后按计划实施。
防止表演变成趣味游戏
学生一般很喜欢课堂中进行角色扮演,因为这个活动生动、有趣,但如果教师和学生來先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则容易使角色扮演变成一种趣味游戏,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
教师不能过多参与
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有些老师担心学生不能很好完成角色表演或课堂教学失控,过多参到学生的角色扮演活动中,这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会限制学生的自由发挥。(云南红河州王雪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