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生活畅想

(2022-03-24 06:49:30)
分类: 教师篇

工作多年,越来越累,当年那种意气风发,没有畏惧的精神没有了踪影,是我老了吗?看看身边的年轻人,也不比自己好,当年学校里那种“不要命”工作,快乐生活的场景再也没有了踪影,耳朵里听到的全是抱怨,抱怨工作量大,抱怨工作压力重、抱怨奖金太少、抱怨。。。。。。于是,我常常在问自己,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每天与天真的孩子们在一起,为什么会那么疲惫,那么无奈呢?我反思自己的工作,我的劳累来自哪里?也从大家的角度来认真反思,大家的疲惫来自哪里?最终,我的结论是:应付,每天在应付很多事情,很多检查,大家在应付校长、应付领导,校长又要去应付上级领导,可是我也在想,我们做的这些事,有哪些是没有必要做的?备课?批改?打扫卫生?上一节有意义的早自习?开展教研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果不做这些事情,行不行?我一遍遍的设想,都不能说服自己取消这些大家都在应付的工作,去把学生关在教室里,一遍又一遍的做题,一遍又一遍的重复那些唠叨而又老套的话语,我永远都不会相信,这样就会提高所谓的教育质量,就会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我想每一个聪明人都不会相信,既然这些工作都是必须的,为什么会有应付的劳累呢,其实实质不是在于这些工作本身,而是这些工作,我们都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所以称之为应付,应付的结果是没有效果,而一个没有效果的工作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

我在想,我们能不能把这些正在应付着的事情变得不再应付呢?答案,很多老师都已经给了我,不能,应为没有时间,要考试,要复习,这让我又回到了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大家看一盆鲜花,很美,我们一眼就看到了花和叶子,并开始赞美它们,但是大家想到没有,花和叶子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有根和茎在支撑着它们的生命,这些看不见,不为人重视的部分才是美丽的鲜花的生命之源,我们的教育其实就像栽种鲜花,每个孩子就是这千姿百态的鲜花,她们的考试成绩、她们的各种比赛成绩就像这些花和叶,让人一眼就能看到,并得到赞美,但是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需要根和茎的支撑的,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是生命的根,孩子的习惯、品德、精神、毅力就是为鲜花源源不断输送养分的茎,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否存在舍本求末的现象,强调了鲜花的开放,放弃了根茎的培养。其实,我从家长的角度来考虑,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养成,养成好习惯、好品质、顽强的毅力,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好习惯、好品质、顽强毅力的孩子是不会差到哪里的?相反,一个没有好习惯的孩子,他的好也是暂时的,我们现在经常听到教育要为人的一生发展服务,一株没有根茎的鲜花有多长的生命力?一个没有好习惯、好品质、顽强毅力、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孩子能有什么发展?想到这里,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们的教育正在做无用功,关注了鲜花,忽视了根茎,所以看不到成功,看不到幸福,所有工作都在应付。如果,我们看清了自己应该做什么,就可用自己曾经付出和正在付出的心血和责任来关注孩子的养成教育,来真正的做一回好老师,当孩子们第一次参加扫地时,陪伴他们,教会他们如何正确扫地、拖地,哪些地方该怎样做,效果更好;当孩子们第一次做家庭作业时,明确的告诉他们作业本该怎样用,作业错了该怎样做?当孩子们带着零花钱来到学校乱花钱时,教会他们积攒零花钱,做有意义的事情,学会节约;当孩子们上课讲话时,提醒他们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听别人讲话;当孩子们在课间横冲直撞,高声喧哗时,及时提醒他们,学会自我保护,公共场所轻言细语,做文明人。。。。。。但是,我们实际上都放弃了这些教育的机会,把精力都投入到了考分上了,当学生不做作业时,如果这科是要考试的,老师就会百倍重视,严厉批评;而当学生追逐打闹,高声喧哗,破坏公物时,老师们就会熟视无睹,没有看见哪个老师会走出办公室提醒从办公室门口追逐打闹过去的学生,没有哪个老师会重视查找、教育乱丢垃圾、乱花零钱的学生,包括破坏公物的学生,部分教师甚至认为学生的安全教育、文明教育是家长的事,学生不文明,有老师甚至骂:“没有家教”。试想,我们都在做这样的事情,学生的习惯越来越差,品德越来越糟,不出安全事故、学生不骂老师、学生会尊重老师,校园不脏,那才是奇迹。

我清楚的知道,人的痛苦,其实有一部分是来自欲望,有一部分是来自无奈,因为自己被逼迫去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所以无奈,在万般无奈之下,就会出现各种奇异的举动,而所谓的强迫是指自己不想做,而被逼着去做,做为一名教师,不想教会学生打扫卫生,不想教会学生尊重他人,不想教会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的习惯,不想教会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只是一味的追求考试分数,追求那些不长久的东西,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肯定会感到巨大的压力。所以,要想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最关键的就是必须转变观念,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理念,真正的做一回教书育人的工作,从思想上把被迫变为主动,去享受教育的乐趣。

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学生一定要重视习惯养成,品质的培养,让每个孩子都精彩,不强迫他们去做超出能力的事情,应该引导他们最大程度的开发潜能,感受成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每位教师的责任心、耐心与恒心,坚持不懈的努力,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能够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做成一件事是一种幸福,如果仍然用50年代的思想和方法来教育新时代的学生,来应付教育,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痛苦,面对现在的时代,我们没有时间去用“时间加汗水”的拼命方式去提高教学成绩,只有想尽办法,提高课堂效率,而提高课堂效率,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包括语言表达、教学设计、教学手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一节课结束,学生死气沉沉,我们有没有考虑到,听一个人用像念经的口气,说40分钟的感受是什么?听一个人讲了一节莫名其妙的课,一头雾水,是什么感受?做一个自己非常反感的人布置的事情,是什么感受?从许多老师的埋怨声中,我听出了,没有哪个老师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说了那么多,言辞过于激烈,但是,我想,只有每个教师都想通了这个道理,才会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踏实的做好,当你把这些事情踏实做好了,才会得到学生、家长和同行的尊重,才会感受到自己付出的价值,才不会有应付之感,才不会问做这些事情有哪样意义?才能真正的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每日都有不同,每日都有喜悦。(昆明官渡区段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国画教学探索
后一篇:体会高效课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