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部来的女孩——读龙应台的书

(2010-08-19 12:33:14)
标签:

龙应台博客

品读

文化

分类: 品读应台

南部来的女孩——读龙应台的书

         文/杨格


    天热,在空调的冷气中读书,读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的《百年思索》、《我的不安》。读之前,我站在上海书城看龙应台签名售书。清瘦,休闲的白衬衣在身,温和地抬头低头,交谈,写字,短短的每一个镜头,是书中针砭时弊的龙应台吗?文辞犀利,龙应台一贯的风格竟不是现实中的自己,我想起了书中她会有的情致之笔和她的母亲情结———写作的休息间隙,走到厨房为两个儿子煎鸡蛋。这些,是不是可以解释那一刻的龙应台?应该可以。我继续翻阅。
    书中,龙应台关注的问题宏大,《政治人的人文素养》、《走过疲惫的巴基斯坦》、《巨人之死———记以色列总理拉宾》、《德国,在历史的网中》、《清理过去的黑暗———我看海牙大审》……很多,如书的名字———《百年思索》、《我的不安》。但我,翻阅过,重又回味的是书里的最后部分,那些写龙应台自己的文章,尤其是《南部来的女孩》。从这儿,我看到了龙应台的轨迹。海边、织网,她视线中母亲的形象,还有当警察的父亲,她从这个家中出来,乘车去台南市考中学,直至考上。少女时代的龙应台,和“兄弟们推着单车上街,骑骑走走。海风袭来,挟着浓重的咸腥味,空地上晾着干鱼和鲨鱼翅”。南部,等待大学发榜的时候,她以为自己能考去台北,但没有,她走进的仍是南部的大学。我在想我对这个南部细节的触动。在中国,从西南走入上海的我,看到龙应台叙述“大一那年第一次上台北”的情形,心里竟有了共鸣。我懂一个来自边远之地的人面对繁华迷离的困惑。这个差距,需要多少的时间在心理上进行调整?
    看看她笔下的这个情形:“哥哥的同学一个叫钱宝的说要让我认识台北文化,把我带到一个黑黢黢的咖啡馆里,里头全是见不到人的高椅背。我昏天黑地地摸索进去,只觉得不停地踩错纵的人腿,差点绊倒。我怎么表现不记得了,只记得出了咖啡馆又站在阳光下时,即将全家移民美国的钱宝用一种既是同情又是惋惜的眼光看着我,说:‘唉,你们台南的女孩子怎么那么———”话没有说完,但我明白它的涵义。我用12年慢慢理解上海。龙应台呢?她一直走到了国外,终于,站在更广阔的文化熏染中再回看台北时,她已经可以平视它———用她的书、她的思考。平视的结果:她被请回台北,出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很巧,我在她上任不久后去了台北,我在电话里采访她,这是1999年12月,一个世纪即将结束。我静静地在电话这头听,听了半个小时,那时,我没有看过她的这篇文章,我不知道由她来管理台北的文化有这么一层深意。
    我翻到了那篇《迷阳,是荆棘———与我的读者暂别》。记得当时,我问及的是她还会不会继续写书,会不会有所改变?她笑了,声音柔和地传过来,如我看到的签名售书的情景,答:“会有所改变,但也会继续写书。我的任期是4年。”很怪,这4年的概念让我有一丝遗憾———4年,浸入官场的她会消灭掉自己吗?现在,这个遗憾当然没有了。龙应台,这个当年南部来的女孩,已经在《与我的读者暂别》一文中回答了人们:她不会失去独立精神,她不是为自己,甚至也不尽是为眼前的人民,她是在面对历史。就在那晚,我知道她的文化计划中,沟通两岸的交流是其中之内容。从我,那极其个人的角度,感慨的是南部女孩最终的优秀。
    上海,她在今年炎炎的6月而来,坐着签名的时候,我站在边上一直看,看不出她有官气流露,她坚持住了自己。围观的人们被不时驱赶,她抬起头,说没关系,他们可以看。“做官就是拥有一种做事的权力,但写作可以影响很多人的思维。”无疑,那些拥聚而来的人,正是被龙应台的书影响着的。一个很小的女孩递上了书,龙应台拉着她的手,女孩的母亲站在后面。显然,小女孩现在还读不懂龙应台的书,但她母亲的心愿如此明了:浸染智慧之中,让孩子欣赏优秀;而我,知道她此行已经在实施那个计划:用文化沟通两个城市———上海和台北。《台湾文化政策与世界华文版图》、《看不见的城市———上海台北城市文化比较》,两场演讲,她在敲上海的门呢。我就有一种预感,这个南部来的女孩,会用她独立官员的文化政策,完成一个探索。
    最后,我再读的是书中的《彼黍离离》。它写的是晚上,总是在10时左右,龙应台走出家门,踩着极大的步伐,往草原而去。夜空、草原,龙应台面对的不是博大是什么?由此,我懂了这个南部女孩为什么会成功。很长的时间,她旅居德国,关注世界的笔触,已经引领读者走入了多元文化……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1年08月21日第七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正眼看西方
后一篇:从石狮子出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