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是我们方小剧场谈到感觉 |
台当局“文化部”表示,已在第一时间启动申请台湾地区领导人褒扬,预计4日在“行政院”会议中审议,以肯定李国修对台湾表演艺术的卓著贡献。
李国修一生致力戏剧创作,他曾说过秉持着父亲的教诲,“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圆满了”,这件事对他而言就是舞台剧。
他毕生原创编导将近30出叫好又叫座的舞台剧,作品《三人行不行》、《西出阳关》、《京剧启示录》、《女儿红》等脍炙人口,一手创立屏风表演班并获得“文化部”卓越级扶植团队肯定。
标签:
龙应台台湾《联合报》林渊泉户政事务所杂谈 |
http://y0.ifengimg.com/news_spider/dci_2012/03/f47e9c5af51e95b9cce7fdf0
“文建会主委“龙应台昨天回家乡高雄茄萣考察,见到熟悉的巷道直呼好怀念。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中新网3月19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回到故乡好高兴”、“小时候约会的地点就在这”,台当局文建部门负责人龙应台18日展开就任后的首趟村落文化行脚,第一站选在家乡高雄市茄萣区,当地孩童不认识她,有几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味道。
龙应台表示,自己小时候像是马戏班的孩子,出生在高雄市大寮区,住过大树区,14岁那年搬到茄萣渔村,一直到22岁大学毕业后才离开,人生成长重要的阶段是在茄萣过的,“茄萣基本上决定了我的南方视野”。
昨天她在茄萣赐福宫前下车,透露儿时在此玩耍,小时候约会也在赐福宫门口,自己很多作品中都有茄萣的身影。
龙应台尤其念念不忘林渊泉医师,数度谈起。她说,虽然父亲担任巡佐,小时候家里环境不好,生病了不敢看医生,林渊泉知道龙
标签:
龙应台台湾香港大学南方都市报梁文道杂谈 |
http://nf.nfdaily.cn/nfdsb/content/images/attachement/jpg/site88/20111219/00256491bb991058c7bc0c.jpg
龙应台在演讲。论坛现场座无虚席,地上也坐了不少观众。
昨日,第三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在深圳市音乐厅举行。“传统与我们”,在玻璃幕墙上的这一主题标语格外显眼。
在中国现代建筑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今天,由南方都市报联合国内主要建筑杂志主办的这一公益论坛再次直面“传统—现代”这一话题,并把显得空泛的“现代”概念置换为“我们”———一群生活在中国当下,在不同地域风土、不同社会形态中的活生生的主体,凸显“走向公民建筑”这一宗旨。
来自两岸的建筑思想界的精
标签:
杂谈 |
标签:
姜文中国太阳照常升起龙应台让子弹飞杂谈 |
9日下午,两岸两个名人在台北进行了一场没有交集的“荒诞”对话。一位是最近遭受不少批评“太过矫情”的台湾名作家龙应台,一位是《让子弹飞》再度使他曝光于镁光灯下的大陆名导演、名演员姜文,他们出席一场名叫《时代/眼光》的演讲会,龙应台任主持,姜文任演讲嘉宾。
这是两个表现方式迥异的人,龙应台很严肃很深沉,姜文很荒诞很嘲讽。当天下午两人的互动也因此变得“精彩有趣”。
她抛来“眼光”,他就“头晕”了
开场,作为主持人的龙应台,按地主之仪把嘉宾姜文赞扬了一番,称赞他“是大陆演艺人员中产量特别少、影响却很大的人,这与他的犀利眼光和独特创作有很大关系”。
姜文没有顺龙应台的话语进入“眼光”主题,而以习惯性的嘲讽口吻称 “有点头晕”。为什么呢?姜文对着龙应台说,“刚进入会场时,龙大哥把手拍在我后背,感觉你就像《教父》中的大哥,我突然有点晕。”他转而面对观众说,“龙大哥刚才要求我,她提一个
标签:
龙应台西山目送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文化 |
文/甄鹏
龙应台的这本《目送》在我书架上放了近一年,最近才全部读完。读后的感觉非常复杂,这绝不是梁实秋式的轻松小品文。编者在封底写道:“《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决然的虚无。”尽管这些评语非常贴切,但是难以精确描述《目送》的广度和深度。
此书有两篇文章最流行,分别是《目送》和《(不)相信》。后者实际上是一篇评论,具有典型的龙应台式风格 犀利而流畅。这篇文章在大陆最受欢迎。作者解释道:“是不是因为,在大陆的集体心灵旅程里,一路走来,人们现在面对的最大关卡,是‘相信’与‘不相信’之间的困惑、犹豫,和艰难的重新寻找?”(《代序:你来看此花时》)
与书同名的文章《目送》是此书的点睛之作。文章描写了儿子的长大和离别、父
标签:
莉萨新竹南方周末保重三明治杂谈 |
分类: 心情随笔 |
要赶去机场,时间很紧,路上不知塞不塞车,但我还是给莉萨打了个电话:“十分钟后到你家。然后直奔机场,准备点吃的给我。”
十分钟后,莉萨趿着拖鞋,穿着运动裤,素颜直发下楼来,我们坐在她阳光满满的客厅里。她开始谈正在读的飞力普·罗斯的小说,我猛喝一杯500cc的酸奶加水果,囫囵吞一个刚做好的新鲜三明治。吃完喝完,还带一杯滚烫的咖啡,有盖,有吸管,匆匆上车。上车时,莉萨塞给我一本书,《2007美国最佳散文选》,让我带上飞机看。
车子启动,将车窗按下,看着门里目送我离去的莉萨,我用手心碰唇,给她一个象征的亲吻和拥抱。
一路飞奔到机场。临上机,再给她打个电话:“你让马丽去帮我打扫时,拜托,洗衣机里有洗过的衣服我忘了拿出来晾,请她处理,还有,冰箱里过期的东西全部丢掉,都发霉了。”莉萨说,“没问题。你要保重。”我也说,“你保重。”
然
标签:
香港资治通鉴城市基础建设中环全唐诗文化 |
分类: 心情随笔 |
标签:
香港官方语言英语紫藤进退失据杂谈 |
分类: 英台杂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