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迹寻踪】分湖便是子陵滩——初览芦墟(9):芦墟寺庙(2)

(2015-10-24 10:08:35)
标签:

名城苏州

古迹寻踪

吴江区

分湖芦墟

芦墟寺庙

 

【古迹寻踪】分湖便是子陵滩——初览芦墟(9):芦墟寺庙(2)

 

【古迹寻踪】

 

     分湖便是子陵滩——初览芦墟(9):芦墟寺庙(2)

 

三、刘王庙

    刘王庙,又称猛将堂,是民间祭祀元代吴川(今属广东省)人猛将刘承忠的庙宇。刘承忠,官居都指挥使,在官期间曾因督兵捕杀蝗虫而受到人民的推崇和爱戴,死后百姓为其立庙祭祀,并每年新年和他的生日,庙周数十里百姓都会抬着他的神像,敲锣打鼓遂村周游,形成了一种称之为“抬猛将”的民间习俗。

    还有一种说法是,刘王庙是祭祀与岳飞齐名的南宋抗金名将刘锜的,刘锜抗金,英雄善战,人们尊称其为猛将。我曾去瞻谒过的浙江德清县新市镇的刘王庙里供奉的猛将就是刘锜。(见附图)

    在与新泗州寺的工作人员交谈中我们得知,这里原本就有一座“刘王庙”,庙周地区宽广,空隙地多,当地政府决定在这里重建泗州寺,建寺时因原刘王庙已很破旧,干脆把刘王庙也拆了重建,于是,刘王庙就合并入泗州寺,成了泗州寺里的一只殿——“刘王殿”。

 

刘王殿

【古迹寻踪】分湖便是子陵滩——初览芦墟(9):芦墟寺庙(2)

【古迹寻踪】分湖便是子陵滩——初览芦墟(9):芦墟寺庙(2)

【古迹寻踪】分湖便是子陵滩——初览芦墟(9):芦墟寺庙(2)
附:浙江德清县新市镇的刘王庙。

【古迹寻踪】分湖便是子陵滩——初览芦墟(9):芦墟寺庙(2)
【古迹寻踪】分湖便是子陵滩——初览芦墟(9):芦墟寺庙(2)

【古迹寻踪】分湖便是子陵滩——初览芦墟(9):芦墟寺庙(2)
四、杨廷枢祠(故居)

 

    在老泗州寺北,有一间与老泗州寺大雄宝殿相仿的歇山造殿式建筑,这就是明末学者杨廷枢的故居(后成祠).

    杨廷枢(1595~1647),明代学者、复社领袖。字维斗,号复庵,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崇祯三年乡试第一。后因反清事泄,为清吏所执,不屈被杀。

 

杨廷枢庙外貌。

【古迹寻踪】分湖便是子陵滩——初览芦墟(9):芦墟寺庙(2)
祠门常年关着,没能入内详察。门外阶沿下三块大石铺地,石质为武康石,这很少见。【古迹寻踪】分湖便是子陵滩——初览芦墟(9):芦墟寺庙(2)
杨廷枢祠和老泗州寺一起,隐藏在这片居民住宅区内。【古迹寻踪】分湖便是子陵滩——初览芦墟(9):芦墟寺庙(2)
五、狐仙庙

 

    这是一座我们事先根本不知道的小庙,是在拍摄利字窑外景时无意间发现的,连庙名还是后来问了村人才知道.看到这座狐仙庙,就不禁会使人联想到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狐仙,使人远远望去,总感到有点阴森森的.【古迹寻踪】分湖便是子陵滩——初览芦墟(9):芦墟寺庙(2)
六、城隍庙

    原名昭后庙,在老街登云桥和檀中桥之间的市河北岸。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里人在此建造城隍庙。嘉庆二十四年(1819)再予重建、扩建,在神寝殿堂之前添设戏台,此庙落成于道光二年(1822)。1937年日军入侵时烧毁城隍庙和切问书院,仅存庙后的戏楼。芦墟城隍庙现为苏州(原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

 

苏州(原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标志牌。
【古迹寻踪】分湖便是子陵滩——初览芦墟(9):芦墟寺庙(2)
城隍庙简介牌。
【古迹寻踪】分湖便是子陵滩——初览芦墟(9):芦墟寺庙(2)
庙前外观。

【古迹寻踪】分湖便是子陵滩——初览芦墟(9):芦墟寺庙(2)

 

庙后戏台。 
【古迹寻踪】分湖便是子陵滩——初览芦墟(9):芦墟寺庙(2)

【古迹寻踪】分湖便是子陵滩——初览芦墟(9):芦墟寺庙(2)

 

    本博文《分湖便是子陵滩》共9集,至今日已全部发布完毕,谢谢博友们厚爱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