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图片】
访唐寅遗迹
三月十七、十八两天,我走访了一代才子唐寅在故乡苏州的三处遗迹,即在桃花坞的唐寅故居遗址、唐寅祠和在横塘的唐寅墓。
一、唐寅故居遗址:
在桃花坞双荷花池,我和黄寅先生寻到双荷花池,池已不双了,仅有一只,池边的石栏杆部分已倒掉,池中堆、漂满了垃圾,要在夏天准是臭气冲天!池北清代重建又经多次整修的唐寅故居的屋顶已被拆去,仅剩四壁。此屋周边,正在大规模拆建,据说要打造出一个崭新的唐寅故居。我百思不得其解,古迹真能人工打造出来?
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唐寅故居遗址》标志碑

苏州市文物局立的《唐寅故居遗址》标志牌

我从网上转载的唐寅故居遗址原貌,与现状作一对照

我看到的唐寅故居遗址现状



现在正在建造的几处唐寅故居遗址新建筑





双荷花池石柱

双荷花池现貌




二、唐寅祠:
唐寅祠原名唐解元祠,在桃花坞廖家巷准提庵(又名七子庵),明万历十年(1582年)僧旭小在此构禅房数楹,天启六年(1626年)杨大潆创精舍于此,供奉准提佛像,名为准提庵。清康熙时,江苏巡抚宋荦重修。嘉庆五年(1800年)吴县知县唐仲冕又修,并拓庵东别室为唐解元祠,祀唐寅、祝允明、文徵明三君像,署其室曰“桃花仙馆”。同治年间复修,1923年再修。
唐寅祠不开放,平时大门紧闭,我们无法入内详察,只能在祠外拍了几张照片。
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唐寅祠》标志碑(2003年9月苏州市人民政府立)

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准提庵》标志碑(1978年10月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立)

唐寅祠正门

山墙呈波浪形,别具一格

边门

山墙上的三联窗

三、唐寅墓:
唐寅墓位于横塘王家村,距苏州盘门约2公里,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关于唐寅墓在哪里,据说目前尚存异议,王家村的唐寅墓到底是真是假,让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去论证吧,我们这些门外汉何必去轧闹猛。
百度资料:明崇祯十六年(1644年),文人雷起剑、毛子晋等人见唐寅墓地荒芜,牛羊践踏,凄然叹曰:“千载下读唐伯虎之文者皆其友,何必时与并乎!”乃出资整修,“理厥封树”,“构数楹而祠之”。清嘉庆六年(1801年)长沙人唐仲冕来苏任吴县知县,以唐寅族裔身份再修唐寅墓。碑书“明唐解元之墓”,覆以石亭,立石绰楔。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7年和1958年,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重修唐寅墓。当时,唐仲冕所立之石亭及墓碑尚存。除整治基地外,新建石坊一座于墓道起端,上刻“唐伯虎墓
,背刻名名传万口”,并种植桃花数十株、松柏20余株。
1966年复遭破坏,墓碑、石亭、石坊、树木荡然无存,只留荒冢一垄。
1985年,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再次整修,于墓冢周围砌石护壁,墓地加筑石墙,按原貌重立墓碑、碑亭、石坊。1986年,利用城内拆迁古建筑,在墓南先后筑六如堂、梦墨堂、闲来草堂、禅仙居等,并建门厅桃花仙馆,植树绿化,面目一新,辟为唐寅纪念陈列室,于1986年10月22日对公众开放。唐寅墓现占地9300平方米,南临苏福公路,有清水磨砖贴面双阙式大门,刻有“唐寅墓园”四字,向北过东西门厅、石驳方池和花岗石二柱冲天式牌坊,即为桃花仙馆、梦墨堂、六如堂等组成的唐寅纪念陈列室。最后为墓区。整个墓园环境优美,国内庭院规整,建筑朴实,景物清幽,是一处参观游览的好去处。
3月17日下午,我一人单独去了趟唐寅墓,拍了点照片,现贴在博客上。
墓园大门

大门上的横匾

唐寅园石刻

唐寅园石刻简介

浮雕屏正面

浮雕屏背面

园内陈列的伍子胥大石棺


园内陈列的大青石和雕刻石梁

《一代才人》石牌坊

桃花仙馆

六如堂

梦墨堂



闲来草堂

闲来草堂里的明四子书画碑




















湖石假山


盆景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



《唐寅墓重修记》碑


唐寅墓








墓碑

碑亭石柱上的楹联

墓侧的亭子

墓园里正在绽放的桃花











边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