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塞维尔斯基在一战时是沙俄王牌飞行员,因负伤截肢装了一只假腿。后来他移居美国,开办了自己的飞机公司,并大力鼓吹发展空中力量的重要性,在1942年出版了《空中制胜》(Victory
Through Air Power)一书,畅销一时。他提倡用大规模轰炸摧毁敌国,甚至主张将陆军和海军的资源都用来组建一支全能空军。
如此激进的设想显然不会被军方接受,不过却引起了娱乐巨头沃尔特·迪士尼——同时也是航空和军事爱好者的极大兴趣,要将《空中制胜》拍成电影,让塞维尔斯基在银幕上宣传他的主张。军方无法阻拦迪士尼的热情,于是塞维尔斯基住进贝弗利山庄的旅馆,开始与迪士尼的艺术家们合作。他还勾画了心目中的超级轰炸机:翼展超过80米,配备6台3000马力发动机,50吨的载荷,近万千米的航程。
尽管存在不同意见,迪士尼公司还是很快制作出65分钟的电影。在以动画形式简要回顾飞机发明史后,塞维尔斯基亲自出镜讲解他的空中制胜理论,直到从阿拉斯加出发的大批超级轰炸机摧毁日本。不过为了不得罪军方,迪士尼剪掉了塞维尔斯基过于激进的表达。然而1943年影片上映后票房和口碑都很一般,让迪士尼亏掉了40万美元,他后来在自传中提到这是参与了“一件蠢事”,但仍表示坚持对航空的信念。1943年丘吉尔与罗斯福在魁北克会谈时还一起观看了这部影片,当时看来以传统战略取胜已是板上钉钉,不过影片主张的建立独立空军,到1947年在美国终成现实。
手捧奖杯的迪士尼与塞维尔斯基同台。
来源:Air & Space Magazine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