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XP-77——不成器的“木头疙瘩”

(2017-12-21 10:03:16)
标签:

二战

战斗机

杂谈

分类: 名机奇翼

XP-77——不成器的“木头疙瘩”1942年进行风洞测试的XP-77。

 

 

    早在1935年,Larry Bell创办贝尔飞机公司后不久,就要求他的首席设计师Bob Woods搞出一架轻型飞机去参加克利夫兰的全国飞行竞赛。结果比赛没去成,倒是被当成了战斗机方案。这种XP-77采用前三点式起落架,机翼又薄又小,机身油箱设在狭小的单人座舱前方,安装一台520马力的V12发动机。其主体为木制结构,减少对重要的金属材料的依赖,重量跟一架赛斯纳172差不多。

    XP-77的角色是作为点防御截击机,保护某个基地或指挥中心不受轰炸机的攻击。这就要求要有快速的爬升率和足够强的火力,但XP-77动力不强,也装不上多少枪炮,无论是拦截和护航都力不从心。而在二战前夕,美国需要的是航程远、火力强、多功能的战斗机,贝尔公司显然压错了宝,又没有多少改进的余地。最终只有两架XP-77被造了出来,其中一架在1944年的试飞中失事坠毁,另一架进了代顿的美国空军博物馆。相比之下,英国的“蚊”式也是以木材为主,但设计上更具实用性,结果成为经典的“木头奇迹”。


 

XP-77——不成器的“木头疙瘩”XP-77的座舱太靠后,造成飞行员视野不佳,栽倒也就不奇怪了。

 

 

 

来源:AIR & SPACE MAGAZIN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