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概念图中的波音狂想曲

(2017-10-24 09:51:36)
标签:

飞机制造

航空史

杂谈

分类: 名机奇翼
      走过百年历程的波音公司已是全球航空霸主,产品飞遍世界,不过也有一些鲜为人知的设计一直停留在图纸和模型上……


概念图中的波音狂想曲
      1934年B-17轰炸机的草图,设计师Edward Wells刚从学校毕业三年就带队研制大型轰炸机,他的设计一直影响了后来的B-29、B-47、B-52轰炸机乃至747客机。

 
概念图中的波音狂想曲
      1956年
727客机概念模型,与后来成型的方案相去甚远,发动机改为尾部安装,专为短程飞行和短跑道起降设计,成为当时销售最快的机型。


概念图中的波音狂想曲
     1957年为竞争3马赫超音速
远程轰炸机项目的Model 724概念模型,主翼可外挂带机翼的副油箱,每个能有B-47轰炸机机身那么大,用来喂饱油耗惊人的发动机,但输给了北美航空的B-70(最终也被取消)。


概念图中的波音狂想曲
      1957年的Model 814-1010超高速机型方案,采用液体燃料火箭和涡轮喷气发动机作为初始动力,背驮火箭为第二阶段动力,可携带一枚核武器。后来发展成X-20太空船,但在更便宜的“双子座”太空舱出现后被取消。


概念图中的波音狂想曲
      1972年为替代707和DC-8设计的Model 767-611方案,具有超临界机翼和面积律机身,双通道客舱,速度可达0.98马赫。然而能源价格暴涨让航空公司更注重经济性而不是速度,这种“油老虎”设计被放弃了。


概念图中的波音狂想曲
      1963年肯尼迪总统推动美国的超音速客机项目,波音启动了雄心勃勃的Model 2707-200,机身长度超过橄榄球场,可变机翼将速度带到2.7马赫,在1971年获得了112架订单,然而费用、技术和环保原因让它不得不最终下马。


概念图中的波音狂想曲
      1960年美国国防部需要新一代战机,要结合战斗机的速度、轰炸机的载荷和运输机的航程。波音拿出可变翼的Model 818方案,采用全涵道涡扇发动机,进气口设在机背上,然而在竞争中输给了通用动力的F-111。


概念图中的波音狂想曲
      1963年727面市后遭遇道格拉斯DC-9的挑战,波音开始研制新的中短程客机。为了节省时间,设计人员在1965年直接将707和727嫁接成Model 
240A方案。不过两年后首飞的737采用了不一样的发动机和尾翼布局,最终产量超过一万架。


概念图中的波音狂想曲
      最早的747设计就是把两架707机身上下叠加,成为双层甲板大型客机,经过激烈争论后才改成较扁的椭圆形截面机身,内部设双通道。波音特意采用名为“金丝雀黄”的出厂机身涂色(工程师们称之为“呕吐黄”),这样就不会显得偏向于哪一家航空公司的主色调了。


概念图中的波音狂想曲
      1979年的Model 733-606-12是高速飞机方案,可以2.5马赫速度进行巡航飞行,有不同的改型提供给美国空军和航空航天局,可用于高速飞行研究、作为拦截机和侦察机,或是6座的商务飞机。


概念图中的波音狂想曲
      1973年的Model 754-4V非常规设计,采用翼身融合模式,可以在小机场起降时以低速获得升力,内部可运载20个标准集装箱。不过货运型的747实用性更强,这个方案也就夭折了。


概念图中的波音狂想曲
      二战末期,波音考虑到军用产品采购量将会下降,计划转向民用消费领域,于是有了这样的汽车设计,这也是速度最慢的波音产品了。不过他们很快意识到无法跟福特公司这样的老牌汽车厂商竞争,继续在航空领域发挥优势才是出路。



来源:Boei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