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谢杏芳对林丹事件的回应,出乎我的意料。
并不是立场出乎意料,而是措辞。我能想到她支持林丹,这并都不奇怪。但无论如何,没想到她会用“敢于担当”、“风雨同舟”、“感谢关心”这些措辞。
我的感觉就两个字:敬佩。
让我站在她的位置,设身处地,我讲不出那些话。我可能会竭力掩饰愤怒,但没力量做到那么和气。——尤其是,我很难去感谢网友的关心,网友当中有关心的,但也掺杂着不少看笑话的吧。那么多人混在一起,至少对后者,我说不出“感谢”二字。
所以我觉得,谢杏芳比我有本事,比我有修养。
谢杏芳比我们很多人都强大——在面对伤害时,克制愤怒,是力量的表现;不愤怒,是大力量的表现。
愤怒,是十分容易的事情。不愤怒,则需要锻炼。锻炼的是免于伤害的能力。——别人的错,为什么痛苦要施加到你的头上呢?
当你和一个人缔结关系,就意味着,你赋予了他伤害你的能力。关系越深,他伤害你的能力就越大。
两个人缔结婚姻,就意味着将刀子交入对方手中。你从此将面临他捅向你的风险。
如果是陌生人,他的刀子不容易捅到你。陌生人的出轨,顶多是愤怒一会儿就过去了,造不成太大的伤害。但亲人不一样。最大的伤害,往往来自最亲近的人。
那,如何从遭受伤害的可能性中赦免呢?
取决于宽恕的能力。我之前的文章里写过,人没有原谅他人的资格。因为你没有办法决定他人的举动。唯一有的是,是否肯面对自己的生活,面对他人卷入对自己生活造成的扰动。
宽恕的能力,其实是恢复自己生活秩序的能力。别人可能把你生活搞得一团糟——任何人的生活都离不开他人的参与——但只要你能迅速恢复生活的秩序,就有免于伤害的能力。
很多人喜欢讲,我的一辈子被谁谁毁了。
这意味着,她的世界很危脆,她赋予了他人深深伤害她的能力,自己又缺乏重建生活秩序的力量。
我们会对遭受性侵犯的人讲:记住,你没有任何错,一切错都在对方。这是十分合宜的。
不过,需要知道这种合宜的缘由,而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它合宜。缘由是,性侵犯是非常大的打击,在足够大的打击下,不能希求当事人立刻拥有重建生活秩序的力量。
如果不清楚其中缘由,“受害者无罪论”就会被滥用,乃至于鸡毛蒜皮的伤害,也不愿意去面对,这就会让人逐渐丧失重建生活秩序的力量。
就好比,一个人没有办法培养抗子弹击打的力量,但完全可以培养抗拳打脚踢的力量。子弹的击打伤害,超出了人类能够承受的限度,但拳脚不是。不能因为前者,否认后者。
林丹这件事,即便谢杏芳愤怒指责,我们也都能够理解。因为这是近乎子弹的伤害。但谢杏芳的应对,看起来更像是在面对拳脚的伤害。
谢杏芳有什么错误呢?一点错误都没有。
有人可能硬要讲一些理由:老公出轨就是自己不够漂亮,自己不够优秀,不够有共同语言,等等。虽然理论上讲,一切事情都可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但要具体到伴侣出轨这种事,以上的原因其实都谈不上,都是非常非常次要的,自己身上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个:瞎,看错人了;以及,贪,明知看错人了还舍不得丢。
好多女性,想靠做美容保养皮肤、了解老公的兴趣爱好、看老公看的书和电影、关心公公和婆婆、想尽一切办法对老公好等种种方法,拴住老公的心。但如果老公真想出轨,那些都是徒劳。
记住,自己只可能有两种错:一是瞎,二是舍不得。
因为瞎,舍不得,就有可能遭到伤害。一旦被伤害,怎么办呢?
认。
认,不代表愿意继续接受伤害。往后还受不受伤害,取决于往后的选择。但对既已造成的伤害,认,是敢担敢面对的态度。
即便谢杏芳这次难以面对,也能够理解,因为伤害够大。但谢杏芳的回应,让人惊异。
原谅林丹就算了。还要原谅网友。
“感谢朋友和球迷的关心,我们一家人风雨同舟。”
这话十分和气。能在遭受巨大伤害的时候,说出和气的话,真的是本事。
但没想到的是,仅仅因为这个回应,就有不少人骂她,说她怂。——难道不愤怒就是怂?难道忍着痛苦和和气气讲话就是怂?
在我的理解里,“敢于担当,知错会改”,是用良知将对方一军。对方但凡有良知,不能不惭愧。知惭、知愧、知耻,就是善。即便今后不改,也不是自己的过失。
宽恕不是纵容。宽恕是力量。——无论别人做的对与错,我只管做对的事。我不会因为别人做错了,也将错就错。
有人总觉得,一定要跳脚大骂才叫有血性。生活不是那样子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