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兰泡惨案
(2012-09-01 06:01:1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普通人看清末史专题 |
海兰泡,就在黑龙江边黑河镇的江对面,那里原是中国的领土,现在叫布拉戈维申斯克,是俄罗斯的一个边境小镇。1900年7月,就在海兰泡的江边,发生了惨绝人寰的灾难,世代居住于这里、手无寸铁的近五千和平居民,被沙俄士兵屠杀和驱赶进了江中。
这个惨案早已成为了历史,也很少有人会读到这段历史。即使偶有那么数个人读到这段历史,也深知,凭个人的几声呐喊,也改变不了那段历史带给中国后人的屈辱。
当时有一个叫石光真清的日本人,受日本政府派遣前往海兰泡做侦探工作(为侦知沙俄南侵,也为日本的东亚扩张计划,这恰恰为四年后的日俄战争作了准备),他亲历了海兰泡惨案,晚年写了一部回忆录,书名为《谍报记》或《石光真清手记》。
在书中,诡异之一,这位与中、俄毫不相关的日本人,竟然也参与了江边俄国人对华民的屠杀;诡异之二,这个日本人这样写道:
“那些抱着孩子打算逃跑的母亲,像一个芋头似的被刺死,丢下的孩子被踏成肉饼;被马蹄子踩坏了头颅和火烧了一样连哭带叫的小家伙,都用枪托打死。把口口声声喊先生、先生,跟在后面乞求饶命的孩子,也一脚踢倒,扔进了江里。有良心的人,怎么能干出这种惨无人道的勾当来呢?看来好像是不可理解。其实,那时,他们根本没有良心,已变成了一群野兽。当他们用枪托砸碎正在哭叫的孩子的头颅时,他们也就把自己的良心砸碎了。”
这个日本人在谴责野蛮!但他接着写道:
“一个苏醒过来要逃跑的家伙,被我发现,我也马上给了他一下子,(俄国)士兵后来也把他收拾了。”
一边谴责一边做着同样的“勾当”,这是否就是这个日本人所说的“看来好像是不可理解”呢?假如说这个日本人对这幅屠杀场面不理解,那么,历史远景中的中国后人,对融有这个日本人参与的屠杀场面是否更难理解呢?也许,和平时代的人们无法理解战争时代那些屠杀者的心理,但是,冷静地综观一下,和平时代的人们是否寓有战争时期人们的相同心理呢?有一个词语叫“看不见的战线”,便是对战争与和平的相同描写。中国封建皇帝,一边在唱着“国计民生”,一边在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世纪贪官污吏,一边说为民办事,一边在鱼肉百姓;而很多平民百姓,一边在咒骂贪官,一边在说:我做了官也贪!这种心理,不正是“战场”上那个日本人的心理吗?中国有一句话:不在于一个人说了什么,而在于一个人做了什么。这看来是至理名言。
身处于这场屠杀场面,假如,假如确有那么几个人乞求而偷生下来,后代的我们真的无法说这种人就是“汉奸”,那些“汉奸”背后更应该指责的,确实是黑龙江对岸那个只为了一己统治利益、无能保护那些苦难人民的清政府。甚至,就权力者而言,它决非是一个“落后就要挨打”所能解释的!在史册中,有这么一句描写没落皇族的句子:不幸生在帝王家;而对于遭受侵略兵燹灾难的清末百姓来说,是否是不幸生在天朝里呢?这也许就是先人鲁迅先生要表达的,“运交华盖欲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