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叹郭嵩焘

(2011-05-21 10:41:43)
标签:

杂谈

分类: 普通人看清末史专题

在清朝,大凡官办的民间性机构,由于官本位体制,一旦这种机构成立,地方官员便利用手中权力,大捞“辛苦费”。官办者,有官才办,无官办何?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清政府咸丰朝设立的厘局,可以说是由清廷批准、“民间”自办的第一个“官督民办”机构。它是国内战争期间增设的一种地方官员向百姓摊派费用的收捐职能机构。尽管这个机构因国内战争而设,但没有因国内战争结束而结束。厘局是直至清朝灭亡的收钱机构。

自厘局出现,贪污腐败一直在这个机构中出现。清末著名的有识官员郭嵩焘,受咸丰帝指派,去山东整顿贪污腐败现象,失败便在这个厘局的查办之上。

当时山东福山县商民怒砸厘局,打死了厘局坤董。郭嵩焘的查办,矛头指向官贪,损害了地方众多官员互有牵连的金钱利益和人情利益。一旦引起官吏众怨与众怒,整顿失色,皇帝脱力,正义归邪。归根结底,在于自皇权而下形成的官本位体制。“书生”如郭嵩焘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安得不败?那是在1859年初咸丰朝之时。此时伴随太平天国起义以后而产生的厘局,仅仅成立了短短几年时间(1853年设立)。一年不到的查办,被地方官吏“砸砖”搞得头破血流,郭嵩焘悲叹“虚费两月搜讨之功”,“忍苦耐劳,尽成一梦”。

落寞归途,与到达时的隆重迎接礼仪,形成鲜明对比。郭嵩焘于1860年元月回到京城以后,咸丰帝给予了冷遇。虽仍在“钦差”前的南书房行走,但被冷落一边。3个月后(4月),郭嵩焘以回籍就医为名,黯然返乡。

封建时代具有根深蒂固的“吃屎狗忠诚”思想,这是传统中国千年提倡“义气”的功绩之一。郭嵩焘在后来近20年时间里,为着大清朝的强盛,给清政府作着谆谆的建言,使后人认识到了一代洋务思想家郭嵩焘的灼灼闪光。但至1891年,在退位隐居10多年以后,郭嵩焘这个“忠诚狗”,撞死在了清政府这只茅坑上。郭嵩焘生于末世,落寞病死,终年73岁(1818——1891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