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政——传统之六

(2011-02-05 17:29:58)
标签:

杂谈

分类: 普通人看清末史专题

   中国人自古有一种奇怪的传统,这种传统绝对来自于皇权统治权力的影响。无论是学术者,经商者,还是带兵者,都视本行业为没出息者,从政是以本行业为台阶的唯一目标。

   学术者,自古受“读书做官”思想影响,不论;经商者,钱再多也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只能被层层官员盘剥,富而不露是中国传统。江南水乡民居一进又一进的深宅仅配以不显眼的沿街门面,便是一种令人惊叹的不露富的心理积习的历史象征。为避免这种从属地位,商人买官从政,成为管理商人的行政人员,这种例子在清末历史上数不胜数;最令人困惑的是带兵者。中国自古就有“挟兵自重”的说法,官帽多不如将兵多。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在一个皇权“乾纲独断”的时代里,还有一个词叫功高震主。皇权的独断性会让带兵者视兵权为烫手山芋,稍有差错将会死无葬身之地,这种例子历史上也太多了。像曾国藩一样自削兵权,是其脚甩到屁股上的速跑动作,迅速脱离是非之地也是其向皇权示忠的表现。曾国藩以自身的湘军发迹固然怕功高震主,就连帮助慈禧、恭亲王辛酉政变成功、亲手活捉肃顺的醇亲王奕譞也是如此。他于1865年被任命为御家军神机营大臣,就是一个皇家军队的司令官。也就是说,奕譞的从政始于从军。但史料几乎没有他从军的光辉业绩,仅有的是他于1884年以后取代恭亲王成为首席军机大臣,后来主管海军,然而由于儿子光绪为皇帝的原因,只能在幕后发发威而已。这样的人,主管军队,作用有多大值得打上问号。也难怪清末对抗外敌入侵,一败再败,败得很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论女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