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中国是一个宗族式的国家,逢年过节送礼便成了一种传统习俗。一个很明显的历史现象是:朝廷命官各以联姻形式来为“宗族式国家”作反证,并加固这种关系。这样,形成了皇权的“家天下,及延伸出的朝廷命臣、高官显宦形成姻亲式的宗族国家。以此来理解,朝廷尽管由于在国难等特殊情况或出于需要,三令五申发诏书制止这种“送礼”行为,但不知是由于“诏书”的虚假性,还是不符合中国这个“宗族”国家的国情,诏书的效果总是不大。高官之间“送礼”照常——朝廷会逆“人之常情”?显宦们再“孝敬”皇家,皇家好意思拒绝?“下不为例”成了宗族式国家道貌岸然的传统。
《一个美国画师眼中的慈禧》一书的作者凯瑟琳.卡尔,在八国联军入侵以后的清宫中生活了一段时间,她观察说:“送礼之在中国是‘不成文法’之一”,并断言:“这方面的改革只能来自民间。”外国人说得不错:庞大的民间难于以利权结姻亲形式,以形成宗族式的关系。他们也承受不起这种“礼尚往来”的习俗,但不得不勉为其难以符合宗族式国情。
不过,一生“节俭”却建了两个陵墓(一个建好以后因浸水而废)的道光帝,在其慕陵石碑上撰诗,其中一句:“世事看花悲既往,人情寄梦叹平生”。“高处不胜寒”,连“乾纲独断”万民一人之权的皇帝也在说“人情寄梦”,真不知这中国人情是个什么东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