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虎门销烟的沉思

(2010-10-18 17:43:56)
标签:

杂谈

分类: 普通人看清末史专题

   林则徐虎门销烟胜利和外国鸦片贩子彻底失败的史料,让人陷入沉思。为什么大清国局部的胜利总换来整体的失败?虎门销烟的胜利,换来了鸦片战争的失败;中法战争的胜利,换来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条约》。史料躺在那里,让人去反省。

   林则徐、冯子材无疑是民族的英雄。但在整个皇朝体制内,他们只是个别而做不了代表。当皇朝把他们推到前沿时,可能会赢得局部的胜利,但由于他们的背后甚至周围,是起掣肘、支配作用的繁复无能的官僚网络,注定了这种胜利只是点而非面。并且,点可能会引起官僚网络断面的利益再组合而影响到他们的既得利益,这就注定了这种点只能是被利用物,只能是最终的失败者和被垢病者。私欲者只讲利益。得利便是真理,失利便是荒诞,至于民族的骨气,对子孙后代的影响,那是八竿子都碰不到的,甚至被指斥为书呆子的。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是这个网络结构命定的悲剧。

   这样的历史悲剧,让人想起了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只狮子率领一群羊和一只羊率领一群狮子战斗,狮子领头的一方战胜了羊领头的一方,但当狮子回身看到,羊们正忙着和狮们签订和约时,它会怎样?

   林则徐在南下广州禁烟之前,向故旧一一道别。龚自珍说:“公此行,此心为若辈所动(我心牵挂你们的行动),游移万一,此千载之一时,时机一跌,不敢言之矣!”诚如龚自珍所言,禁烟是取得了局部的胜利,但皇朝的愚蠢、无能、私欲和短见决定了禁烟的最终失败。从此,中华民族跌入了万劫不复“不敢言”的境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百姓.官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