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才偶得

(2010-10-02 12:11:07)
标签:

杂谈

分类: 普通人看清末史专题

   《清代野史》有这样一则小议:湖南巡抚骆秉章“每与诸公共事,颇能不掣其肘,不掩其长,以故勋望日隆”。现代词语“领导”本来就有“导”的含义,才不愧为勋望——领导两字。

   人才的出现,必得宽松的环境,骆秉章用人大度容人,脱颖出了清末栋梁将才左宗棠。用人大度者,必是能人。容人是能人的本质,能力是能人的表象。他既能容人,必能控人;不能控人者,必不能容人。小气量者没有这种对人的控制能力,因而就不会容人。这看似一种现象,其实是一种人性本质较量的结果。在不以人的能力作为选才标准的制度里,偶尔碰得一位能人,会无意间给某个地方带来意想不到的风气之先。这个“地方”,小至一个单位,大至一个国家。假如说湖南后来成为了多出人才、将才之地,以骆秉章任用佼佼者左宗棠始,已如春鸟衔种般地为这块土地伏下了绿茸茸一片的无声先机。

   当时湖南人说:“骆公治吾楚十年,……此吾楚福星也。”

   后来骆秉章督师入四川,追剿石达开。笔者谓太平军骁将遇到骆秉章,也会叹“既生瑜何生亮”了。(骆和洪秀全都是广东花县人)

   骆秉章留任四川总督,蜀中有童谣:若要川民乐,除非马生角。南方“各”和“角”同音。骆秉章倾倒了全川的民心。

   评论某个历史人物,不能看他当时的顶头上司怎么说,而要看他当地的百姓怎么说,尤其是这种一片倒的声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欲战不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