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我遇到宁死不剪发的学生时——班级故事之系列

(2012-04-20 01:40:35)
标签:

工读学校

头发宁死不剪

教育随笔

一周来,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八年级女生李欣玥为了不愿按学校规定剪发而从五楼纵身一跳身亡的事件在网上持续发酵,引来无数评论和争论。看了逝去的孩子照片,作为一名教师心如针刺,毕竟一个如花的生命就此远去。看了网上众多评论文章,我又感叹中国实在不缺评论家,个个都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慷慨激昂。可是如此之多的评论家中又有几人能站在老师育人的角度告诉世人:如果遇到宁死不剪发的学生该怎么教育?

作为一名工读学校的班主任,我所教育的学生多为“问题”少年,经常遇到学生发型问题,其中就有宁可跳楼也绝不剪发的学生。前年从我校初三毕业的小吴就是这样一个学生。

第一次家访

小吴,从小父母离异,进入初中后就经常旷课逃学,混迹于社会。为了不让他走上犯罪道路,他所在的学校和他的父亲将小吴送到我们学校就读初二。当时我就是初二班主任。新学期伊始,记得那是2008915日,我踏上了家访小吴的“征程”……,第一次见到他时,一头桀骜不驯的长发和充满敌视的眼神,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头发不是一般的长,从后面看简直就是披肩发,每个耳朵上面还有2个耳洞,怎么看也不象一个初中生,更象是社会上的混混。在家访过程中了解到,小吴在原来学校行为习惯较差,经常逃课,作业不做,在外面结识不少社会闲散青年,在家里,因从小娇生惯养,比较任性。在整个家访的过程中,吴和其奶奶顶了好几次嘴,对他父亲的话也置之不理,甚至有种目中无人的感觉。但吴对老师的话还是做出了正面回答,并且有沟通的意愿……通过与其耐心细致的谈话,并从对吴喜欢打篮球的爱好作为切入口,一点点地谈到锻炼、学习,谈到毕业,谈到将来……最后 ,吴不但愿意正常来校报到读书,而且原先提出的要带手机、零食等不合理条件也放弃了,愿意到学校来试着接受教育。在聊天中,从吴的口中得知,在原来学校,由于其的行为习惯偏差,班主任老师几乎放弃教育和管理,从而导致小吴的恶性循环,吴对自己也失去信心,感到失落。甚至破罐子破摔!最后,临行前,我把小吴拉到旁边,告诉他:你的头发不符合中学生的形象,在来校报到前要剪掉的……我的话音刚落,小吴蹦到离地足有一尺高,大声叫道,“叫我剪头发,我就从五楼跳下去……我一看势头不对,忙改口说:小吴,先别激动,可以好好商量,先来校读书再说……

总算完成了家访任务,我的心中第一次尝到了没有底的滋味,回到学校,我把这次的“激情经历“讲给了办公室同事听了,当时办公室的其他老师,一本正经地对我说:陈老师,你有这样的学生,看样子你班主任的舒服日子到头了……

(我认为班主任的家访工作非常重要,通过家访你可以找到教育学生的钥匙。初中的学生不很懂事,作为班主任,决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班主任一定要自始至终,处于引导地位,直到把学生教育好。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运用表扬,通过表扬,让学生产生自信,从而能接受你的教育,同时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

                            第一次谈心

916日,是小吴正式来**学校的第一天,面对一个新的环境,他流露出了片许的不知所措……自从第一次和他正面较量以后,我知道光靠硬碰硬不行,对付他还得绕道而行……我试着让他能够接纳我。我第一次带他进教室时,让班级同学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他,并且当着全班同学说:“我们初二这个大家庭又增加了一位新成员,以后我们都是一个集体,我们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大家共同为我们这个班级增添光彩。”课后,我又把叫到谈心室,开始了我们第一次的沟通。

在和小吴的交谈中,我感觉他在来**学校前,对学校的了解有一定的偏差,甚至有所畏惧,认为到了**学校,将没有自由,而且不听话还会挨揍。面对其思想上的误区,我首先让其知道,**学校并不是像他想象的那样,并且凡是到了这里的学生,都会真心地爱这里,融入这里。因为我们这儿的老师,会真心对待每个学生,绝不放弃。在交谈中,他也告诉了我,以前学校不大上课,作业从来不做的。但我告诉他,在这里,学习还是你的主要任务之一,暂时跟不上没有关系,但一定要努力,事在人为,努力了总会有回报的。在生活方面,我也告诉了他一些这里的情况以及一系列规章制度,希望他能尽快适应。最后,我开门见山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过去的永远都过去了,一切要从现在开始,我要看到的是今天和明天的你,全新的你。”我只字没提剪头发的事。通过交谈,小吴对**学校的印象有所改变,并表示会尽快融入进来……

(我认为要使学生真正融入班级,就要让他能接纳你,能向你敞开心扉,要激起他对班级的热爱。)

第一次校个人卫生检查

小吴在一点一点地适应着这里的学习生活,凭心而论小吴在进步着……2011118日,学校进行了本学期的第一次个人卫生检查。毫无疑问,小吴的头发不会过关。我再一次把小吴“请“进了谈心室……“小吴,知道陈老师找你有什么事吗?”吴回答说不知道。“最近很多老师一直在表扬你来到**学校进步了不少,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陈老师在耐心等待你的更大的进步”。“你觉得我们班级在个人卫生方面,还有哪些同学还没有过关,或者说需要整改的?”吴沉默不语。“陈老师希望你帮个忙(不谈其本人的个人卫生情况),协助卫生委员对班级同学的卫生情况进行自查,你看呢?”吴点头勉强答应(内心很清楚自己的头发太长)。“我们班级12个同学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每一个同学都应该有主人翁的责任感,老师不希望因为一个人而影响到整个班级,所以……”吴终于发话了:“陈老师,我知道我的头发偏长了,但是我好几年已经习惯了这个发型,能不能……”我当即点了点头,说道:“老师没有强求你去理发,希望你能明白集体这个称号,也希望你在任何一个方面都能让老师看到进步,甚至起到带头作用……”后来,在周末,吴去剪了头发,虽然还是有点长,但已经看到他的实际行动了,我心里充满了信心……

(我始终认为在很多事情上“冷处理”有它独到的一面,给学生一点面子,努力使学生在可以接受的情况下,实现师生之间的沟通,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第一次班会课上的讨论

班级在进步着,小吴也在进步着……一晃,又要进行个人卫生检查了。我很清楚地知道,班级的顽疾所在——就是吴的头发不符常规(尽管他每次都会修剪)。于是,我适时安排了一节班会课,就个人卫生问题全班进行了讨论,意在让全班同学作出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我让全班学生讨论:学生应该有怎样的形象,怎么样称得上“帅”?12个学生讨论得非常热烈,大多数意见都很正确。接着,我点名让小吴发表意见,兴许,他知道了自己的形象比较“另类”,红着脸,不出声,于是,我趁热打铁,让其他同学对他的形象评论一下并提出改进意见。大家一听,哈哈大笑,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主要意见都集中在他的头发,小吴摸着自己的头发,非常难为情……

我知道他的难为情所在:前两次,因为吴的头发原因,让班级在个人卫生评比方面扣分,而且在校文明班级评比上也受到了一点的影响,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冲突中,在班级学生的舆论中,吴感到了难为情,因为,他深知自己拖了班级的后腿。小吴终于说出了这句话:“老师我知道了……但是我有我的难处,我肯定会改变自己的,但是你要给我时间”。原来,小吴始终认为长发、乱发能够显示自己的个性,很潇洒,他错误地认为,与众不同的头发可以给他带来自信。并且认为自己的头发发质太硬,如果剪短了,容易翘起来,很难看。因此,每次理发时,他总不让理发师多剪一点……

     听完小吴的这番话 ,我的信心更足了……

(原来班集体的舆论力量是一种伸手可触的教育因素,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许多学生有了过失和错误,老师怎么批评,他都不接受,而一旦集体舆论对他进行了谴责,他却会害怕集体会不接纳他,从而改正自己的行为。班集体的舆论、同龄人的意见,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往往比班主任个人的力量大得多,有效得多。)

第一次的征服

在班级个人卫生方面,小吴一直是个难治的“顽疾”,班级多少次的扣分都是由于他的那头桀骜不驯的长发。虽然,每次在学校个人卫生检查前,都会和他较量一番,但最终考虑到学生的稳定因素,我都以 “退一步”而收场。真可谓是软硬兼施!但是,虽然每次都不合格,可是小吴的长发在一点一点地剪短,他也在一点一点地适应着……终于,机会来了,学校要在每个班级中评选**学校之星,我心里盘算着如何去“赌一把“。的确,小吴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征求了班级同学的意见后,和小吴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接触、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我表扬了他从进校到现在各方面的进步,尤其是在学校老师和学生中的口碑……,我告诉他:“一个人是否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主要是个人的修养、学识,和他头发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并耐心地分析了其个人形象与班级整体形象的关系。”我又告诉他“这次你被评为“**学校之星”是众望所归,希望你能为全班同学树立榜样,老师不希望你的那头不断在剪短,但却不合格的头发成为这次评选结果的拦路虎,就算忍痛割爱也要……吴低下了头进入了沉思,他知道老师一次一次地对他进行教育,给他讲道理是为了什么,他也知道自己的进步是多么的不容易,他终于鼓起勇气:“老师,我懂了,你放心,这次我一定会让你满意”。

第二天,早操结束,小吴主动要求我带其去学校附近的理发店……在引导、鼓励和坚持不懈的教育下 小吴终于剪去了那代表“时尚”的一头长发。事后,他吐露了心声:“陈老师,是您对我的宽容和信任,让我觉得一定要为自己和您争口气,不让自己丢脸,更不让老师和全班同学丢脸。”

一路上,小吴故作茫然地看着我,不停地摸着刚剪完的头发……猛然,他说道:“老师,我很想唱一首歌,你能猜出我想唱什么歌吗?我一脸“严肃”地说道:“想唱就痛快地唱吧,正好发泄一下!”

“我要唱《就这样被你征服》”,小吴大声“怒斥”着……

后记:小玥玥就这样走了,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朵未等绽开就这么枯萎了;一条清纯可爱的生命就这么瞬间消失在人间。那窗户的纵身一跳,在结束自己年轻生命的同时,也让她的师长们痛彻心扉……悲剧谁都不想发生,但还是发生了。学校、老师和家长以及孩子本人都有责任,可关键不在于追究责任,作为教育者,我们最要紧做的恐怕就是如何加强教育和引导“问题学生”,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