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汉政律师写我和我们村的上访户:消失的村子(一)

(2013-05-08 15:23:04)
标签:

杂谈

我和我们村的上访户:消失的村子(一)

                     王汉政/文云南法闻律师事务所

我是一名在云南执业的律师——王汉政。一直想写写我们村的故事,现在忙里偷闲,就选取一个人,写写吧!那是我们村一个的一个上访户。还是有必要描述一下我们村十年的变化吧!

去过我们村最大的官就是副镇长,还是1998年长江抗洪的时候,现在我们的村子已经成了一个天然的森林,远处眺望,看不到房子,更看不到人。除了树木就是草,村里也没有路了。

其实在13年前也就是2000年前,我们村子还有很多人的,就我们80后出生的就有近100人,从1980年到1989年这十年间出生的男孩就有42位,现在都是适婚青年了,绝大部分已经结婚了,但有两个奇怪的现象,一怪是我们村这些80后男青年,娶得老婆全部是外省人,没有一个人讨的老婆是湖北人,更别说是赤壁市人了,二怪是我们村这些80后男青年生的孩子都是女孩,我们村十年尽没有出生一个男娃子。我们村的风水不好了?我是不信的。

上届政府的政策太好了,我们村也享受到了政府的好政策,父辈们、祖辈们都对上届政府非常感恩。十年期间,我们村通了水泥路,通了自来水,通了沼气,通了有线电视,通了网络,老人有吃低保的,有吃五保的,有高龄补贴,有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种粮的有补贴,还废除了农业税不用缴纳公粮了,家电下乡等等这些政策在2003年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以前一天到晚喊减轻农民负担,现在一天到晚喊增加农民收入,这样的政策太好了,希望延续下去等等。可是这十年间,面对这么好的政策,我们村竟没有人了,家家户户都在城里买了一套、两套、三套房子,农村根本就没有人住了;家家户户有一个、两个、三个大学生,没有人从事农业生产了。所以说城镇化在我们村,变化真的很大、很大!

我们村这十年,出了很多大学生,家家有大学生,可是没有一个大学生当官的,哪怕是村官的都没有。我们村现在有两个计算机硕士毕业生和我这个律师,算是比较出彩的人,谈到我们村的年轻人,必谈到我和两个计算机硕士。这两位儿时伙伴,现在都在深圳,一个在百度,一个在华为,搞软件开发。其中一位,考上了杭州市国税局公务员,可是干了一年,还没有转正,天天被种田的老爸骂,骂道:“人家毕业了天天都在拼命赚钱,出钱让你读这么多书,你毕业了竟跑到政府里面去享福,老子还没有享福呢?赶快辞职不要干了,祖上就没有人当官的,一个月才4000元,干什么吃的,必须辞职去深圳打工”,无奈之下,这位华中科技大学的计算机硕士就去了百度,年薪20万还有奖金,辞职下海,目前是非常不错的。另一位计算机硕士,是典型的书呆子,可是脑子特别灵活,从小就特别乖,听话,从小我们在一起谈理想的时候,他就告诉我他要当科学家要研究电脑,想想我们一起在城里上赤壁一中四年的时间里,他网吧都没有进过,电脑键盘都不敢摸,生怕电脑会暴躁的家伙,现在去了华为,成了一名软件工程师,算是实现了人生理想吧!毕业两年,月工资1万多,他老婆在百度,工资比他高。最后说说自己,我小时候就喜欢读历史,研究政治,能说会道,嫉恶如仇,老爸是老村支书和村主任,从小的理想就是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长大后不是做记者就是做律师。第一次高考,所有志愿都是新闻专业,可是落榜了。第二次高考,所有专业全部是法律,最后梦想成真了,大学二年级就通过了司法考试,现在云南法制报社旗下的云南法闻律师事务所从事专职律师工作,算是为理想奋斗的年轻人。

所以我认为,我们村才是名副其实的反映了中国中部农村真实现状。《乡村爱情》完全是虚构情节,脱离农村现状,我们村才是真版《乡村爱情》。

我既然是一个律师,虽然远在云南,但我是我们村推脱不了的免费法律顾问了,其中就接触到了一位老上访户,他大字不识,哪里都去过了。关于他,下篇再写!

                           云南法闻律师事务所

                    昆明 王汉政律师 15887282579

                    欢迎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