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岭雪不是黄世仁,我是杨白劳(文/图)

标签:
杂谈 |
这个题目是不是有点像“标题党”?不过我说的可是事实:西岭雪确实没有像黄世仁那样向我逼债;而我却像杨白劳那样老是欠债不还,一拖三年——从2009年初到现在,只多不少。真愧煞我也!
说的当然不是钱的事,但其间也包含着白花花的银子!
2008年春天,我们合作出版了一本书——《释梦斋评西续红楼梦之黛玉之死》。“释梦斋”是我的书斋名。“西续红楼梦”,就是西岭雪续写的《红楼梦》八十回原著之后的小说,要弄成成三部曲。第一部《黛玉之死》,20余万字。
其实以前我们素不相识。她写出第一部续书之后,托朋友联系上我,务必请我东施效颦似地当一回“脂砚斋”,为其续书作评点。就像两百多年前,脂砚斋为曹雪芹的早期《石头记》稿本作评点一样。
起初,我感到她的想法好像有点狂,没有贸然答应。待到细阅《黛玉之死》的打印稿,惊得倒吸一口凉气——天哪!当今之世,竟有如此美丽传神的文笔,模拟出几可乱真的《红楼梦》续书,包括里面像模像样的诗词歌赋,竟也全都出自这位年轻女子之手!
于是,我放下手中活计,抽出三个多月时间,认认真真地模仿脂砚斋半文半白、诙谐活泼的笔致,写出了大约三五万字的评点。里面的回前回后总评,长长短短的双行夹批,一应俱全。出版后,尽管作家出版社并没有进行“炒作”式的宣传,读者的反应还真不错。
(不过说句实话,我现在真有些后悔:当初咋就抹不开面子,委婉地解除对作家出版社的口头承诺,改由号称“中国第一书商”的沈浩波去出版操作呢?结果,既欠了沈浩波一份人情,又错失了像嗣后刘心武续书那样以成功的舆论炒作为依托,所带来的巨大发行业绩。西岭雪此书,原本应该比刘续的分量重得多,只平静地发行了区区几万册;而刘续的发行则以百万计。但我坚信,西续的绵长“后劲”,终究会“醉”倒一大片真正的读书人!)
刚拖延了一年多光景时,西岭雪征求我的意见:可否先让一家性急的出版社出个白文本,缀上我的序言;等我的评点出来了,再由另一家出版社出评点本。我自然是满口答应。
对于这笔欠债,我内心里肯定不会有杨白劳对债主的“深仇大恨”;只可能是“无颜见江东”的羞愧难当……
今天硬着头皮谈这个话题,无他,乃因偶然进入西岭雪微博,打了个招呼,送了句问候,仍觉意犹未尽,便想干脆借此作个公开的检讨,聊表歉意。
下面是几条微博及相关图片。
收到大连《主流》杂志,有我的专访,一万多字,是记忆里关于我的最长的专访稿了,家乡人民捧场,到底是出手不凡啊!
让俺怎能不说俺的家乡好……
再放几张我和西岭雪2010年4月在北京地坛的国际读书日活动中,共同为读者义务签名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