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第二洞,PAR 3 ,211码。这一洞的难点有4点:1是时大时小但从不停息的侧凤;2是从发球台一路向下倾斜的球道;3是围绕果岭前部的水障碍;4是果岭三边的巨大沙坑。
依图所示,球杆的选择要比正常距离小一杆,通常情况下,正确的选择是5号或者4号铁杆,由于果岭向前倾斜,瞄准点可以直接对准洞杯,但要注意的是洞杯的位置。
在总统杯当天的比赛中,由于这一洞洞杯设在果岭左前边上,给直接攻击洞杯带来一定难度,所以双方队员都选择了一攻一守的方式,既一人直攻洞杯,一人保守打法打果岭中心,从效果上看,直接攻洞杯的球员上果岭率不到一半,而真正接近洞杯的少只有少,特别是洞边五英尺内没有一“弹”射入。这一洞老虎伍兹与维杰辛格都承担了各自一组的直攻洞杯任务,但都没有成功。(参考老虎伍兹与维杰辛格击球线路示意图。)
球场指示图三:
第三洞,标准杆五杆,555码。这是一个右“狗腿”形球道,如果选择两杆攻击果岭要注意的是弯道上的沙坑,用一号木杆开球要飞跃沙坑谨防右侧球道的树木,宽大的树冠会遮挡部分飞行路线,如果开球不能停上球道,球道右侧的沙坑和左侧的长草会打消两上果岭的打算。低于300码发球距离的球员可以考虑三杆上果岭,这样简单些,但要小心果岭前巨大的沙坑群和球道右侧高大的树木。
依图所示,长打者选用一号木杆,可已将球的落点控制在弯道的左侧,然后以球道木杆或长铁杆冲击果岭,即便是不能上果岭,也已经接近果岭,可以近距离切送洞边;非长打者,可放缓攻击力度,选用木杆或长铁杆两杆将球送在沙坑前距果岭100码左右,短距离击球,仍有希望抓“鸟”。
在当天的比赛中,选择两杆上果岭的球员很多,胆效果不好,TIGER和FURYK一左一右进了长草,第二杆从长草强行攻击果岭,又双双偏右、距离不够落入沙坑群中,沙坑球勉强三杆上果岭,但已经失去了最好机会;另一组的MICKELSON和DIMRCD也全部开球失误,球偏进球道左边长草,只得放弃两杆上果岭的打算,该做三杆上果岭,力保标准杆;而世界队的几组球员APPLEBY与LONARD等也分别下了沙坑,这些球员中只有V.JSINGH开球上了球道,但第二杆攻击果岭的时候打短,仍然用了三杆,也没能拿下“小鸟”球。在这个并不难的五杆洞,果岭前的沙坑群里一片混战,令人费解。(参考老虎伍兹与维杰辛格击球线路示意图。)
球场指示图四:
第四洞435码PAR4。这一洞球道距离虽然不长,但设计者在这里有意制造了视觉偏差,球道弯曲拐向右侧,渐渐向上爬升的效果显得右侧平坦宽阔,加上球道左侧高大的树木,站在发球台上不由自主的会瞄向右方,于是等在那里的巨大沙坑则露出狞笑。除了球道的特点以外这一洞的果岭也要特别提防,如果洞杯设在前部,那么一路下坡的果岭会把球送回球道,所以面对果岭,球不能打得太短,更不能打出强力的倒旋。
依图所示,这一洞有两种打法,1是选择一号木杆开球,飞越沙坑将球控制在直线球道距离果岭120-140码内,第二杆从容攻击洞杯;2是长铁杆或球道木杆开球,把球放在沙坑前的球道上,中铁杆上果岭。同时,由于果岭前的斜坡,球的落点要长一些,以防滚下沟底。
在比赛中,国际队大多数球员因为“莱德杯”取胜的经验,团体赛两人的技战术基本采取一个力拼一个保守的打法,比较智慧;而美国队球员则更崇尚个人表现,这样的彼此配合在比赛上不多见。于是就有了这样鲜明的对比:世界队APPLEBY用球道木杆开球把球稳稳送上球道,之后V.J SINGH选用一号木杆大力开球,直接瞄准右侧准备飞越沙坑接近果岭,但遗憾的是大力发球造成右曲,球虽然越过沙坑,却停在深草之中,接下来的一杆,由于深草的阻力打短,又一次埋进果岭前的深草里;而美国队的TIGER和FURYK、MICKELSON和DIMRCD两组人马全部采取一号木大力开球,结果“世界第一、第二”一左一右,MICKELSON的球偏得离谱,几乎上了别人的球道,只好穿过树丛把球调整上球道,这样牺牲掉第二杆自然也就放弃了果岭上的竞争。TIGER的球从长草中调整出来,但还是因为距离不够掉进了果岭前的沙坑,输掉了之一洞。(参考老虎伍兹与维杰辛格击球线路示意图。)
球场指示图五:
标准杆四杆的第5洞只有425码,这是一个相对简单的球洞,距离短、难度不大,略微向左走势地球道先窄后宽,站在发球台上窄窄的球道和两旁高大的树木给人以假象,弯道处的沙坑由于距离的关系,也不会有太大的妨碍,只要开球落点超过250码,下面则一片开阔。但这样的诱惑也会潜藏一定的危险,球道左侧高大的树冠会挡住一部分偏左侧的空间,所以瞄准时不能太向左侧,但偏右了又会穿过球道进入右侧树丛和长草,最好的打法是小左曲。
这一洞长打者可以发力一试,因为后段球道相当开阔,只要向偏左方向穿越树丛和沙坑剩下的距离只有30-50码左右,短切就可直接靠近洞口。特别是这一洞洞杯设在果岭后端,开阔而平坦的长形果岭显得异常容易。
这一洞在几天的比赛中抓“鸟”的球员很多,但也有例外,由于开球的准确性决定下一杆的难易,所以能不能把球放在果岭前的球道上是关键的关键。在TIGER和V.JSINGH小组的对抗中,由于FURYK已经把球放上球道,老虎伍兹采取了更放手的长距离开球,只是准确度不够再次打出右曲球,虽然第二杆从长草中勉强将球打上了果岭,但距洞杯超过30英尺,抓鸟已经不太可能,最后得到一个标准杆。无独有偶,V.J SINGH因为同组球员APPLEBY的稳定发球也效法老虎伍兹选取了同样的进攻策略,结果及其相近。打到最后,这两组人马只有看着福瑞克与艾波比一分高下。(参考老虎伍兹与维杰辛格击球线路示意图。)
球场指示图六:
第六洞585码PAR5。这一洞球道的直线距离虽然并不算长,善于长打的球员可以抄近路开球,但不可忽视的是球道的弯曲诡异,280-310码之间是最危险的段落,左有连串的沙坑,右有过膝的杂草丛,开球只要偏离球道,想两攻果岭是不可能的。同时为了控制球员第二杆利用长铁或球道木滚冲果岭,在果岭前部巨大的沙坑封锁了整条球道。这都为次洞增加了难度。
依图所示,安全的打法是将球送在250-270码的球道右侧,避开沙坑,第二杆将球送到果岭前的直线球道上,这样剩下100码的距离短打靠近洞杯,力争抓“鸟”。如果想冒险两攻果岭,开球必须直线穿越沙坑群将球送上球道,剩下250码左右距离靠5号木杆高点上果岭。
在比赛中,出于战术的需要,双方球员基本上选取了比较稳定的打法:在力争三上果岭的前提下,再冲击果岭。这一谨慎的打法使这一洞的比斗缺少了一定的观赏性。只有MICKELSON和DIMRCD再一次成为人们的看点,这也是由于两人已经赢两洞在手,打得轻松自然,“左手怪”的大力发球带着啸音擦着树梢打出非常有控制的右曲球,遗憾的是球落地后的强力弹跳使球滚进长草,失去了两上的机会;DIMRCD如法炮制,开球虽然跳上球道,但第二杆距离不够下了沙坑。好在他们的对手更是失误连连,三上果岭双双打短掉进沙坑形成均等机会,这才救了MICKELSON和DIMRCD一洞。老虎伍兹由于一号木杆的频频失误,这一洞他使用球道木杆发球,开球距离不足300码而使得第二杆不够距离,最后上果岭用了第三杆,但18英尺一推进洞精彩拿下“小鸟”,而维杰辛格就没有这样走运,他的开球打在球道右侧,滚动中稍稍出了球道边沿,第二杆受到影响打出右曲,下了沙坑,失去“小鸟”也输了这一洞。(参考老虎伍兹与维杰辛格击球线路示意图。)
依图所示,球杆的选择要比正常距离小一杆,通常情况下,正确的选择是5号或者4号铁杆,由于果岭向前倾斜,瞄准点可以直接对准洞杯,但要注意的是洞杯的位置。
在总统杯当天的比赛中,由于这一洞洞杯设在果岭左前边上,给直接攻击洞杯带来一定难度,所以双方队员都选择了一攻一守的方式,既一人直攻洞杯,一人保守打法打果岭中心,从效果上看,直接攻洞杯的球员上果岭率不到一半,而真正接近洞杯的少只有少,特别是洞边五英尺内没有一“弹”射入。这一洞老虎伍兹与维杰辛格都承担了各自一组的直攻洞杯任务,但都没有成功。(参考老虎伍兹与维杰辛格击球线路示意图。)
球场指示图三:
依图所示,长打者选用一号木杆,可已将球的落点控制在弯道的左侧,然后以球道木杆或长铁杆冲击果岭,即便是不能上果岭,也已经接近果岭,可以近距离切送洞边;非长打者,可放缓攻击力度,选用木杆或长铁杆两杆将球送在沙坑前距果岭100码左右,短距离击球,仍有希望抓“鸟”。
在当天的比赛中,选择两杆上果岭的球员很多,胆效果不好,TIGER和FURYK一左一右进了长草,第二杆从长草强行攻击果岭,又双双偏右、距离不够落入沙坑群中,沙坑球勉强三杆上果岭,但已经失去了最好机会;另一组的MICKELSON和DIMRCD也全部开球失误,球偏进球道左边长草,只得放弃两杆上果岭的打算,该做三杆上果岭,力保标准杆;而世界队的几组球员APPLEBY与LONARD等也分别下了沙坑,这些球员中只有V.J
球场指示图四:
第四洞435码PAR
依图所示,这一洞有两种打法,1是选择一号木杆开球,飞越沙坑将球控制在直线球道距离果岭120-140码内,第二杆从容攻击洞杯;2是长铁杆或球道木杆开球,把球放在沙坑前的球道上,中铁杆上果岭。同时,由于果岭前的斜坡,球的落点要长一些,以防滚下沟底。
在比赛中,国际队大多数球员因为“莱德杯”取胜的经验,团体赛两人的技战术基本采取一个力拼一个保守的打法,比较智慧;而美国队球员则更崇尚个人表现,这样的彼此配合在比赛上不多见。于是就有了这样鲜明的对比:世界队APPLEBY
球场指示图五:
标准杆四杆的第5洞只有425码,这是一个相对简单的球洞,距离短、难度不大,略微向左走势地球道先窄后宽,站在发球台上窄窄的球道和两旁高大的树木给人以假象,弯道处的沙坑由于距离的关系,也不会有太大的妨碍,只要开球落点超过250码,下面则一片开阔。但这样的诱惑也会潜藏一定的危险,球道左侧高大的树冠会挡住一部分偏左侧的空间,所以瞄准时不能太向左侧,但偏右了又会穿过球道进入右侧树丛和长草,最好的打法是小左曲。
这一洞长打者可以发力一试,因为后段球道相当开阔,只要向偏左方向穿越树丛和沙坑剩下的距离只有30-50码左右,短切就可直接靠近洞口。特别是这一洞洞杯设在果岭后端,开阔而平坦的长形果岭显得异常容易。
这一洞在几天的比赛中抓“鸟”的球员很多,但也有例外,由于开球的准确性决定下一杆的难易,所以能不能把球放在果岭前的球道上是关键的关键。在TIGER和V.J
球场指示图六:
第六洞585码P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