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依图所示,虽然球道距离169码,但减去坡度的有效距离为150码,在无风的情况下,长打者可以选择9号铁杆,多数球员会选择8号铁杆。无论洞杯设在哪一区,球的选择落点最好是前半区,球跳动之后停留在果岭中心线上,这样抓“鸟”从容一些。
在比赛中,由于洞杯恰好设在中心线上,所以球员较明确落点位置,但尽管这样,双方球员直接上果岭率仍未超过百分之五十。TIGER用9号铁杆开球,力量稍稍轻了些,球在果岭前偏右的位置跳了一下被长草挡住没有滚下球道。APPLEBY
球场指示图八:
第八洞359码标准杆四杆。这一洞由于距离短,对长打者来说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很多球员企图尝试一号木杆直接打上果岭,但是要想真正做到并不容易。首先发球台与果岭的中心线上有高大的树冠暗藏杀机,其次是渐渐向左倾斜的球道会误导方向,最大的危险来自果岭前的沙坑和刻意设计的低矮树丛,由于一号木杆很难控制球的落点,只要偏离中心,无论球停在哪里,第二杆的难度都非常大。
依图所示,比较安全的打法是选择长铁杆或球道木杆开球,只要将球送上球道,剩下的距离一般在70-80码左右,这样较为平坦的果岭非常容易接近洞杯。
在比赛中,选取安全打的球员只有两人,国际队的古森和美国队的新人VERPLANK,除此以外所有上场队员逐个使用一号木杆强攻果岭,但令人遗憾的是除了美国球员迪马科完成了这一使命,虽然球冲上果岭勉强停在远端,但毕竟还是好球,总算是让围绕果岭四周的观众一片惋惜声中终于呼出一声好来。从多数人的落点上看,偏右者为多,(拉到左边沙坑里只有澳大利亚名将斯科特和V.J
球场指示图九:
第九洞185码标准杆三杆。此洞的难点首先是三面环水;其次唯一连接陆地的一面是巨大的沙坑;三是高高堆砌的果岭,三面倾斜下水。除此之外,是从不间断的顺风,通常情况下,不太令人察觉的风力在空中流动,使球加速;另外,从发球台到果岭的落差也很大,球台上标出的距离(185码)很容易迷惑人。
依图所示,首先是距离的准确判断,在风力较小的状况下,可减20-30码,比较保险的打法是选择9号铁杆,球的弹道不宜太高(注意高空的气流),落点选择果岭中心偏短一点的位置,这样可以避免球冲出或者拉下果岭。
在比赛中,V.J
球场指示图十:
依图所示,选择一号木杆开球,首先要瞄准球道右侧,这样球落地之后的滚动会留在球道上,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风的影响,因为球道最窄处恰好是球的落点位置,10MPH
在比赛中,双方球员全部选择一号木杆长打,但是命中球道率却较低,除美国队FUNRK和国际队V.J
球场指示图十一:
第十一洞,465码标准杆四杆。这一洞球道自始至终傍水而行,球道较为宽阔,几处小小的弯曲转向基本上不会形成太大影响,唯一注意的是球道中段的沙坑,开球尽量要避开它,否则会吃掉下一杆的直攻洞杯。除此之外,傍水一面的长草较长,地面向水倾斜,球落到这一面会非常的麻烦。加上果岭脖颈处相当细窄,两个巨大沙坑相对挤在那里,如果上果岭的球距离不够定会落在此处,于是深深的沙坑和坑内柔软的细沙决不会让你轻松救球靠近洞杯。
依图所示:选择一号木杆,击球距离只要超过300码就可以越过沙坑,球如果能够成功停在球道上,那么剩下160码左右距离8、9号杆可以轻松上果岭。这一洞极适合长打者,因为距离超过300码,球道会逐渐打开。
比赛中,最典型的例子要属国际队APPLEBY,他的开球距离294码,球的方向基本沿着右侧球道边沿飞行,这一杆如果再远一点儿,就会越过沙坑落在球道边沿,由于球道坡度倾斜向左,他的球就会滚向球道中间。可惜的是因为距离的原因,他的球砸在沙坑边沿,形成一个几乎被埋没的“眼睛球”,这时候从他的球的落点到果岭的直线距离171码,而V.J
球场指示图十二:
第十二洞,标准杆五杆,580码。这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的5杆洞,“右狗腿”形球道弯曲起伏,发球台前段两侧高大的树木形成第一道障碍,从第一处球道转弯开始(250码)右侧球道沙坑完全控制了发球的落点,无论是“大炮型”球员、还是一般力量的开球,想穿越这道屏障几乎不可能,而球道左侧是漫无边际的湖水,进一步增加了开球的难度。在这一洞,球员会放弃两杆上果岭的打算,采取比较安全的打法,以避免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
依图所示,选取球道木杆或长铁杆开球,距离控制在250码以内,球的落点可以适量靠近球道左侧,这样第二杆会更好打一些。球道中段距离上特别要注意左侧湖水和右侧刻意与湖水对应的沙坑,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距离果岭100码,是第二杆球必落之处,所以在这里要小心处理。如果一切正常球落球道,那么剩下的第三杆,所要注意的就是拐进球道的湖水和果岭两侧的巨大沙坑,由于果岭的坡度不大,洞杯一般设在中后区都可以直接靠进。
在比赛中,双方球员除一人之外(DIMRCD
球场指示图十三:
第十三洞PAR
依图所示,长打者可以直接瞄准左侧沙坑,只要越过沙坑球的落点一般会在距果岭100码左右,这样直接攻击洞杯并不太难;但是一般球员要达到超越340码距离并不容易,通常选择安全击球,只要上了球道,160-170码距离攻果岭也有相当大的把握。只是特别注意果岭一侧的湖水和沙坑,球一旦拉过去,救起来有相当的难度。
在比赛中,出于风向的考虑(当天是侧逆风)多数球员采取了减力的自然打,力求先上球道,这样的打法虽然留给第二杆的距离长了些,但较为安全。只有少数几个球员采用了一号木杆长打,企图越过沙坑接近果岭,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除TIGER
球场指示图十四:
第十四洞标准杆三杆,175码。这一洞距离不长,但在所有三杆洞里是较难的一洞,主要的原因有三:一是两侧临水和向水倾斜的果岭;二是围绕果岭的四个大沙坑和分两个阶梯式的下坡球道;三是这一洞最巧妙的设计是果岭右侧的开放地带,从发球台上看,果岭左侧和后边水波粼粼,果岭前面沙坑围绕,只有右侧是开放的绿地,平坦开阔一览无余,但实际上这里才是真正的障碍:坚硬的长草和斜坡!由于球员惧怕开球落水和沙坑,加上洞杯右置,瞄球点会自然向右,这样一旦不能使球停上果岭,切球的难度非常大。
依图所示,这一洞虽然长度为175码,但实际长度(减去坡度)只有150码左右,加上球的落点只能短不能长,实际上球杆的选择基本上是P杆或9号铁杆,落点选择在果岭前端偏右位置。这一洞打倒旋球是非常危险的,最好是球落下跳动距离在3-5英尺左右。
在比赛中,由于洞杯几乎设在右侧边缘,双方球员瞄准点都在果岭右边,这样掉进右侧长草的球很多,以APPLEBY和V.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