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碳原子的灵性秘密


标签:
转载 |
分类: 瑜伽 |
原子理论的科学其实古已有之。最早的有关记录可追朔到数千年以前印在度写成的吠陀经。
相传吠陀文化有高度文明。借着内观和深层的静坐冥想的功夫,先圣们发现了那些古老的灵性标志: (唵 :Aumkara) 和 ( Swastika 卐字符)
。他们也发现很多科学的原理,从而用来发展高等科技。他们为原子赋予了梵语名称 "Anu"。
当这个古老文明所成就的高等科技被渐渐遗忘,这些不朽的灵性标志的 "原型" 却保存于我们的意识之中。现在幸亏有高度昌明的现代原子理论,这些神性标志背后的原子基础才能让世人好好理解。
西方的原子理论在十八到十九世纪渐渐成形。在十九世纪初,约翰‧道尔顿 (John Dalton)提出原子是元素中不能再分割的粒子。但当科学家在1887年被发现电子,接着质子亦在数年后被发现之后,原子模型被修订过来。在1909年罗塞福 (Ernest Rutherford)证明了在原子之中大部分空间为虚空无实质的,就再一次修定了原子模型为:一个包含着质子和中子的紧密的正电荷核心,而电子分布在外围四周;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Neils Bohr)进一步提出: 电子在不同能量层上面依轨道环绕着核子旋转,好比行星绕日运行一般。
碳原子,它的电子层好像四滴泪状云的模样,排列成一个状似正三角锥体(正四面体Tedrahedron-like)的形状。这些云区代表电子花大多数时间存在的区域。它们在这些区域上飞快地移动,因此形成云团,而不是有持定的航迹可寻。
新近一些专家提出,在这些电子云层里有一些区域是电子经常出现的。这些区域在各簇泪状云表面盘旋,形成一种螺旋(spiral)。
这些新的学说引起了一位印度圣人的注意。他的一个身为化学家的门徒在深层冥想静修中参透出这个原理的真正含义。
在碳原子核的四周,电子的「高可能性区」会形成一道道螺旋状的驻波。当这位化学家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来观看这结构时,他惊讶的发现,这些螺旋状的驻波竟形成了一些清晰的标志:
第一眼看到的,
首先是一个三元空间(立体)的「唵字符」( )。再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看过去,那「唵字符」却又变成平面(二元空间)的卐字符。他结论谓:2元次的「卐字符」实为3元次的「唵字符」的一种显示方式。[注1]
再转动碳模型到另一角度看,这些标志变成希腊字母
(阿尔发 Alpha) 和 (奥米茄 Omega)。在宇宙的层面,这些东方人的灵性标志
( 和卐
)其实只是西方灵性标志(以
和Ω为代表)的不同面相而已,所要表达的神圣真理却是一样的。[注2]
所有人、事物、甚至于能量本身,都是同一个上天神圣大能的显现。然而各宗教、文化和哲学都企图将祂占据,划作专利。
碳原子内部所包含的这些宇宙的标志,显示出所有物质是同一个上天神圣意识的显现。这种上天的意识,古往今来许多圣人都经验过。所有事物都带有上天赋予的灵性本质。
我们身处的宇宙与那个「宇宙意识」不可分开来个别存在。他们是一体的,而且这个宇宙正是「宇宙意识」的显现。
所有生物都建基于碳原子。他们一定都在这种宇宙的显现方式中各自担当着特定的角色。所谓圣人,就是那些在这个无所不在的上天神圣目的之中活出永恒存在经验的人。
传统上和Ω是基督的标志。而印度神祇格涅沙
( Ganesha,象头神) 则以唵字符和卐字符做标记。
衪们都有极明显相似的地方:两个神祇都是代表了赤子般的纯真的价值观。格涅沙本身永恒地是一个小孩,他的单纯和智慧最为人知晓;而基督作为神的儿子,经常劝诫门徒要「如孩童一般」。
他们两者都是神圣的孩子;两者都被视作纯洁无玷的;两者都是神圣三位一体(Trinity)中的儿子(基督是耶和华与圣灵,即圣母玛丽亚的儿子 ;而格涅沙是湿婆神Shiva和天母帕哇蒂Parvati的儿子)。
那么格涅沙和基督又是否同一个神祗呢?
正如那些存在于碳原子的不同的面相,又即代表着祂们的符号标志一样,都各自代表着太初宇宙孩童原型的的不同面相。
因此东方和西方灵性上的差异,根据种族、文化或信仰所作的分割,都不过是对宇宙灵性的真实本质和我们内在包涵的一切实相的无知的表现吧。
(史玉丽、侯志辉译)
译自 Knowledge of Reality 杂志第11期。(www.sol.com.au/kor/11_2.htm )
中译注 :
1.
2. 和Ω是希腊字母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圣经记载耶稣基督曾说过:「我是阿尔发,我是奥米茄」。意即「我是始(初),我是终」(启示录
1:8、21:6、 22:12-16) 。印度神话中,太初创造天地时的声音就是以
「唵」来代表。另外绘画卐字符时通常先绘中间的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