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明)洪应明(一)
(2022-07-05 15:39:14)分类: 读书笔记 |
修省篇
纷扰固溺志之场,而枯寂亦槁心之地。固学者当栖心元默,以宁吾真体;亦当适志恬愉,以养吾圆机。
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学问;消得家庭内嫌隙,便是一大经纶。
执拗者福轻,而圆融之人其禄必厚;操切者寿夭,而宽厚之士其年必长。
固君子不言命,养性即所以立命;亦不言天,尽人自可以回天。
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
一念之差,足丧生平之善;终身检饬,难盖一事之愆。
从五更枕席上参勘心体,气未动,情未萌,才见本来面目;
向三时饮食中谙练世味,浓不欣,淡不厌,方为切实工夫。
应酬篇
纷扰固溺志之场,而枯寂亦槁心之地。固学者当栖心元默,以宁吾真体;亦当适志恬愉,以养吾圆机。
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学问;消得家庭内嫌隙,便是一大经纶。
执拗者福轻,而圆融之人其禄必厚;操切者寿夭,而宽厚之士其年必长。
固君子不言命,养性即所以立命;亦不言天,尽人自可以回天。
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
一念之差,足丧生平之善;终身检饬,难盖一事之愆。
从五更枕席上参勘心体,气未动,情未萌,才见本来面目;
向三时饮食中谙练世味,浓不欣,淡不厌,方为切实工夫。
应酬篇
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
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伺察以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故君子以恬养智;
奋迅以为速者,多因速而致迟,故君子以重持轻。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
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毋强开其所闭;善移易风化者,当因其所易而渐及之,毋轻矫其所难。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
思入世而有为者,须先领得世外风光,否则无以脱垢浊之尘缘;
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伺察以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故君子以恬养智;
奋迅以为速者,多因速而致迟,故君子以重持轻。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
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毋强开其所闭;善移易风化者,当因其所易而渐及之,毋轻矫其所难。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
思入世而有为者,须先领得世外风光,否则无以脱垢浊之尘缘;
思出世而无染者,须先谙尽世中滋味,否则无以持空寂之苦趣。
与人者,与其易疏于终,不若难亲于始;御事者,与其巧持于后,不若拙守于前。
语云:“人人道好,须防一人着恼;事事有功,须防一事不终”
功名富贵,直从灭处观究竟,则贪恋自轻;横逆困穷,直从起处究由来,则怨尤自息。
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礼,则可以维系无厌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才智,则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
仇边之弩易避,而恩里之戈难防;苦时之坎易逃,而乐处之阱慢脱。
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
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功夫。
落落者,难合易难分;欣欣者,易亲亦易散。是以君子宁以刚见惮,毋以媚取容。
从热闹场中出几句清冷言语,便扫除无限杀机;向寒微路上用一点赤热心肠,自培植许多生意。
随缘便是遣缘,似舞蝶与飞花共适;顺事自然无事,若满月偕盂水同圆。
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
不然操持未定,应用未圆,恐一临机登坛,而上品禅师又成一下品俗士矣。
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方可以消局中之危。
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动,则愆尤自少;应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则趣味常多。
少年的人,不患其不奋迅,常患以奋迅而成卤莽,故当抑其躁心;
老成的人,不患其不持重,常患以持重而成退缩,故当振其惰气。
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能圆融?
评议篇
子美云:“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
康节云:“唐虞揖逊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
人能以此胸襟眼界吞吐六合,上下千古,事来如沤生大海,事去如影灭长空,自经纶万变而不动一尘矣。
大恶多从柔处伏,哲士须防绵里之针;深仇常自爱中来,达人宜远刀头之蜜。
宁有求全之毁,不可有过情之誉;宁有无妄之灾,不可有非分之福。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所以福来不必喜,要看他会受;
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所以祸来不必忧,要看他会救。
荣与辱共蒂,厌辱何须求荣;生与死同根,贪生不必畏死。
琴书诗画,达士以之养性灵,而庸夫徒赏其迹象;山川云物,高人以之助学识,而俗子徒玩其光华。
可见事物无定品,随人识见以为高下。故读书穷理,要以识趣为先。
廉官多无后,以其太清也;痴人每多福,以其近厚也。
故君子虽重廉介,不可无含垢纳污之雅量。虽戒痴顽,亦不必有察渊洗垢之精明。
荣宠旁边辱等待,不必扬扬;困穷背后福跟随,何须戚戚。
帆只扬五分,船便安;水只注五分,器便稳。
如韩信以勇略震主被擒,陆机以才名冠世见杀,霍光败于权势逼君,石崇死于财赋敌国,皆以十分取败也。
康节云:“饮酒莫教成酩酊,看花慎勿至离披。”
旨哉言乎!
娥扑火,火焦蛾,莫谓祸生无本;果种花,花结果,须知福至有因。
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
盖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胧正聪明只窟也。
与人者,与其易疏于终,不若难亲于始;御事者,与其巧持于后,不若拙守于前。
语云:“人人道好,须防一人着恼;事事有功,须防一事不终”
功名富贵,直从灭处观究竟,则贪恋自轻;横逆困穷,直从起处究由来,则怨尤自息。
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礼,则可以维系无厌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才智,则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
仇边之弩易避,而恩里之戈难防;苦时之坎易逃,而乐处之阱慢脱。
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
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功夫。
落落者,难合易难分;欣欣者,易亲亦易散。是以君子宁以刚见惮,毋以媚取容。
从热闹场中出几句清冷言语,便扫除无限杀机;向寒微路上用一点赤热心肠,自培植许多生意。
随缘便是遣缘,似舞蝶与飞花共适;顺事自然无事,若满月偕盂水同圆。
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
不然操持未定,应用未圆,恐一临机登坛,而上品禅师又成一下品俗士矣。
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方可以消局中之危。
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动,则愆尤自少;应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则趣味常多。
少年的人,不患其不奋迅,常患以奋迅而成卤莽,故当抑其躁心;
老成的人,不患其不持重,常患以持重而成退缩,故当振其惰气。
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能圆融?
评议篇
子美云:“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
康节云:“唐虞揖逊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
人能以此胸襟眼界吞吐六合,上下千古,事来如沤生大海,事去如影灭长空,自经纶万变而不动一尘矣。
大恶多从柔处伏,哲士须防绵里之针;深仇常自爱中来,达人宜远刀头之蜜。
宁有求全之毁,不可有过情之誉;宁有无妄之灾,不可有非分之福。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所以福来不必喜,要看他会受;
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所以祸来不必忧,要看他会救。
荣与辱共蒂,厌辱何须求荣;生与死同根,贪生不必畏死。
琴书诗画,达士以之养性灵,而庸夫徒赏其迹象;山川云物,高人以之助学识,而俗子徒玩其光华。
可见事物无定品,随人识见以为高下。故读书穷理,要以识趣为先。
廉官多无后,以其太清也;痴人每多福,以其近厚也。
故君子虽重廉介,不可无含垢纳污之雅量。虽戒痴顽,亦不必有察渊洗垢之精明。
荣宠旁边辱等待,不必扬扬;困穷背后福跟随,何须戚戚。
帆只扬五分,船便安;水只注五分,器便稳。
如韩信以勇略震主被擒,陆机以才名冠世见杀,霍光败于权势逼君,石崇死于财赋敌国,皆以十分取败也。
康节云:“饮酒莫教成酩酊,看花慎勿至离披。”
旨哉言乎!
娥扑火,火焦蛾,莫谓祸生无本;果种花,花结果,须知福至有因。
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
盖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胧正聪明只窟也。
后一篇:《菜根谭》(明)洪应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