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玄德

(2024-10-31 22:59:53)
分类: 道德经
玄德            
                  一九合十  

从运动变化中获得收益。这就叫做“玄德”。

要彻底理解“玄德”这个两个字,可得耗费不少笔墨,下面说一下:
螺旋式运动、波浪式前进,这个运动方式就叫做“玄”。
玄,立体的看它就是螺旋式的,平面看,它就是波浪式的。
玄,是老子用我们华夏文明的文字对事物运动变化的精辟的表述。

那么“德”是啥子呢?

我前面的文章写的有,这里再说一下:
孔子对“德”的解释是“德者得也”。
他这个说法是对的,“德”就是“得”,就是“收益”。
但是孔子没有把“德”讲透彻,

我们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所以可以通过观察德字的图像来知道答案:

“德”字,
左边是一个双人旁,这就是说,它首先是“人类群体参与”的意思。
右边上面是一个十字架,中间是眼睛,眼睛下面是“一”,再下面是“心”,这个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组合意思的结构了:
十字架,是一个准星,高了就调低些,低了就调高些,偏左了就往右移,偏右了就往左移,这个十字架的意思就比较形象了,它如同瞄准的那个行为一样。
十字架下面的那个眼睛,和这个十字架组合起来,这个瞄准的即视感就更加强烈了。对吧?
那么瞄准的是啥呢?
瞄准的是“一”,

前面我写的文章讲了,“一”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那个“一”。

一,是用于描述和概括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本质的,
一切的事物它永远都是运动变化的,这个运动变化本身它就是“一”,这个一、这个运动变化,所有一切的运动变化都由收敛和发散这两个东西组合而成的,

如果我们对一切的运动变化进行研究,就晓得,运动变化它必然可以归纳成两种状态,一种是收敛状态,一种是发散状态,收敛了就必然要发散,发散了就必然要收敛,这种必然的运动规律,它就叫做“一”。
那么这个“德”字,它右边的这个组合,我们接着把它们的含义组合起来,所以,这个瞄准,它瞄准的对象就是“一”,也就是说,在人类活动中,我们通过观察事物的运动变化,去把握它的运动规律拿捏瞄准,控制自己的应对,使得我们的这个应对恰到好处,一箭射出去正中靶心。
然后,在这个非常有即视感的行为的下面,还有一个“心”字,
它就是说,上述的这一系列的搞法,它让我们的内心产生了一种感受。
也就是说,“德”字就像是我们去打猎,你观察猎物的运动,瞄准、射击,如果你一下子就打中要害,猎物应声倒下,这种成就感、收获感、满足感,就叫做“德”。

大家看到这里,你们看,一个“德”字,消耗了多少笔墨啊!

所以,这个“玄德”两个字可不简单了。

怎么才能获得这个“玄德”呢?

老子说: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谓之玄德。

要理解这句话,“生”、“畜”、“有”、“宰”这几个字那就必须一个字一个字的死扣:
其中最难理解最容易理解错误的地方是“有”字。
因为老子《道德经》里面,“有”和“无”就是几千年以来一直都是被错误理解的,尽管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讲透彻了,尽管在道德经的很多地方都从不同的角度讲了又讲,但是架不住被乱搞,架不住被故意恶意的破坏,乃至于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有”的感念,都是与老子讲的“有”的感念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说,最可怕的是完全彻底的把人类的日常意识和行为给引导到错误的常识里面,从而居然可以自觉的拒绝真正正确的知识和信息。
这篇文章,写到这里才感觉到,好累,你们也许看文章都累,我写的也累。

今天就暂时写这些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