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伦萨】以建筑为生命的艺术殿堂

标签:
佛罗伦萨的建筑米开朗琪罗广场百花大教堂登顶乔托钟楼登顶市政厅旧宫 |
分类: 欧洲 |
佛罗伦萨无疑是我们此行最喜欢的城市之一,在这里住了四晚,将充分的时间交予这座历史名城,交予意大利中世纪的艺术家,而他们回报给我们的,是这样一个完美假期。
佛罗伦萨不大,被阿诺河一分两侧,大部分的历史名迹都在北岸。走在窄巷内,可以看到它的石头塔楼,红瓦墙顶,绿荫遍地的花园,挂满壁画的教堂、修道院,当你细细品味的时候佛罗伦萨城又如一幅文艺复兴时的油画,古朴并散发着历史气息。在古城内,与文艺复兴大师相遇,简单之极。拥有世界最美教堂,最美广场,最美夕阳广场与最浪漫的古桥,这是块宝地,让你无需费心,转角就有惊喜。随意穿行在窄巷之间,你不会迷路,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市政广场钟楼的尖顶,会指引你方向。艺术,随时间的沉淀,光芒越发辉煌。我们穿越到文艺复兴时期,也许并不会珍惜现在留传下来的艺术精品,但历史赋予了艺术无上的价值,也许我们所处的时代,才是欣赏这些艺术品的最佳时间。
窄巷内世界最美教堂:圣母百花大教堂建筑群
文艺复兴中喷涌而出的艺术和文化,及其重视的和谐与秩序,是对几个世纪以来的混乱的一种回应。整个中世纪时代,意大利饱受战乱之苦,黑死病更是给意大利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人口锐减三分之一。因此十五世纪开始,文艺复兴由对古罗马辉煌的回顾而激发,而这之前对于这些辉煌人们几乎视而不见。
佛罗伦萨建筑上,著名的“三件套”:圣母百花大教堂、乔托钟楼和八角形的圣乔瓦尼洗礼堂同在一个广场上,三座建筑构成一体,显得极为和谐。
三件套位居的广场很窄,从广场延伸出去的窄巷中,也只能看到红色穹顶的局部而已。而且没有一个角度可以拍全这三个建筑。穹顶很美,在地面上感受不那么强烈,要登上乔托钟楼你才会深有体会。
圣母百花大教堂作为佛罗伦萨的主座教堂(Duomo),是一座哥特式的建筑,外部由鲜艳的绿、白、红三色大理石块拼成几何图形,即为显眼而壮观,结构设计应用了建筑学、几何学等多种原理,不得不让人佩服设计师的智慧。
巨大的砖红色圆顶是由精通罗马古建筑的工匠菲利波?布鲁内雷斯基(Brunelleschi)设计建造的,在建造拱顶时,布鲁内雷斯基没有采用当时流行的“拱鹰架”圆拱木架,而是采用了新颖的“鱼刺式”的建造方式,从下往上逐次砌成。在那个没有机械学又没有材料力学的时代,建造像这样的大圆顶几乎是一件舍命冒险的事情。试想一下,布鲁内莱斯基在技术上舍弃了脚手架,完全靠八根伸向中心的鱼肋状巨大顶梁来向上合拢,支撑整个大圆顶的重量,这需要多么精确的计算和勇气啊。在实际施工时还必须使用轻重量的材料、快干的灰泥才可使巨大的屋顶不致因过重而塌落。经过16年,拱形圆顶才终于像一顶璀璨的王冠加冕到圣母百花大教堂头顶上。但是后代无数的历史学家、建筑家和艺术家费尽心思都无法得知它的建筑原理。简单来说,这位建筑大神用与众不同的方式实现了那个年代超级复杂的工艺。
据说布鲁内雷斯基建造时根本没有使用图纸,一切设计都存在了大脑中,因此圣母百花教堂也成为了无法复制的作品,即使强悍如米开朗基罗也无法做到。米开朗基罗在圣彼得大教堂也建了一座类似的大圆顶,却自叹不如:“我可以建一个比它大的圆顶,却不可能比它的美。”
一早排队等钟楼的人可真多,我们排了足足1个小时,但登上乔托钟楼你就会发觉之前的等待,与登顶近300阶的努力是值得的。视野所至即是翡冷翠城全貌,错落有致的翡冷翠古城在托斯卡纳的艳阳下更显多情动人。站在钟楼顶部的平台上,大教堂圆顶近在眼前,好像伸手可及一般,直视的感觉更显得巍峨;近处韦基奥宫、乌菲兹美术馆、韦基奥桥一个接一个跃入眼帘,让人欢喜雀跃;远处蜿蜒曲折的阿诺河穿过一座座古桥,一副精美的古典油画呈现在我的面前,美景如此,让人唏嘘不已。
可以选择登顶的还有大教堂本身,登上教堂的463级台阶即可俯瞰佛罗伦萨与乔托钟楼全景。
你要问我二选一如何?我会告诉你这很难取舍。钟楼上有护网,稍微有些遮挡视线,但登顶有拍摄大教堂穹顶的最佳角度,而大教堂登顶可看壁画《末日的审判》。
买好我的登顶门票,按照惯例咔嚓一张。
欧洲人很随性,那里有阳光,就往哪里一坐甚至一躺,完全不顾地上会不会很脏。
排队登顶的我看着晒太阳的情侣,真的好羡慕啊。4月的意大利真的是彻骨的风冻死人。


登顶开始,一条小路,上下都是它。好在大家都很有规矩,上行会给下行的人让路。当我们气喘吁吁抬头往上攀登的时候,看下来的人都意味深长的对我们微笑,心痒痒的恨不得一下子到顶。

之前没能在圣彼得大教堂登顶看的壁画,在百花大教堂圆了愿望。
到顶了,视野豁然开朗。蓝天白云红顶,这就是我梦中的佛罗伦萨!


望着排队的长龙,我们选择即刻排队等乔托钟楼。

钟楼分三层,中间有平台可以休息,这样看来,比穹顶可省力不少。

每一平台看外面的视角都不太一样,要慢慢欣赏仿佛伸手可及的大教堂。



乔托钟楼顶端红色的瓦片,佛罗伦萨的红就来源于这个。

钟楼分三层,中间有平台可以休息,这样看来,比穹顶可省力不少。

每一平台看外面的视角都不太一样,要慢慢欣赏仿佛伸手可及的大教堂。



乔托钟楼顶端红色的瓦片,佛罗伦萨的红就来源于这个。
终于到顶了,一点没有遮挡的钟楼顶风好大。
阳光下,整个佛罗伦萨尽收眼底,太美了。
走进去看看,倒是被金碧辉煌的穹顶震撼到了。呆呆的望了几分钟,真是治疗颈椎病的好方法。



与历史相拥最美广场:市政广场
佛罗伦萨市政广场,又叫“领主广场(Signoria
Square)”,因为周围的精美建筑而被认为是意大利最美的广场之一。
广场始建于十三十四世纪,最初是在被拆除的乌贝蒂、佛拉伯斯基及其他皇帝派家族的房地基上建起来的,后来经过扩建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广场东南角曾经的行政中心市政厅(老宫)(Palazzo
Vecchio)雄视整个广场,广场上有众多雕塑精品,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但这里的大卫是复制品,真迹现藏于学院美术馆里。
除此之外,海神喷泉、柯西莫一世骑马雕像、狮子雕像、雇佣兵凉亭下的帕尔修斯和美杜莎都是市政广场上值得好好欣赏的雕塑作品。


强夺萨宾妇女(Ratto della Sabine),是用一块有裂缝的大理石雕刻而成。
塑造的是罗马士兵劫夺邻邦萨宾妇女为妻的情节。
群雕塑造了三个人物抱成一团,形成一个艺术整体,并按相反方向的力度之间的对抗和均衡构图,人们可以从各个角度观赏。
天才雕塑家巧妙地将三个形体的动作缠绕在一起,同时这些动作又是精确地平衡着的,连续的姿势和动作把人们的视线螺旋般地引向上端。


全世界最著名的雕刻作品—米开朗基罗的《大卫》(David)。不过真品不是这座啦。

青铜雕珀尔休斯(Perseo)斩女妖美杜莎(Medusa),其左手高举着的是被砍下的女妖头颅,右手握着剑,足踩女妖尸的模样。我只拍下了女妖无力下垂的右手。原来听美术老师说,画人难画手画树难画柳。手的细节在绘画与雕塑中都是最最难的。但文艺复兴的天才雕塑家为本没有生命的青铜赋予了永恒的生命,太让人惊叹了。
意大利的鸽子真的很幸福,各个古迹都是它们的窝。在海鸥海鸟鸽子如此繁多的地界儿上,没被淋一身鸟屎,是很幸运的哟。

途经一座玫瑰花园,一地的情侣啊。

终于爬山了广场,赶紧找最佳角度。我的阿诺河我的大教堂,我们来了。

夕阳的光线时刻在变,尤其是雨过天晴之后,空气格外清透。落日下的阿诺河上,桥一座座排过去,与右边的钟楼塔楼穹顶,一高一低,呼应得极妙。

绿色的托斯卡纳大区,有一颗红色的心脏。

广场的台阶上,表演的艺人吸引了无数的人驻足。意大利这个国家,恐怕唯有艺术与爱情,是最最长久了。



傍晚雨后的市政广场,游客都走光了。
我们的民宿就在旧宫后面的巷子里,得以看到广场辽阔无人的一幕。
夕阳下永恒:米开朗基罗广场
米开朗基罗广场(Piazzale
Michelangelo)位于佛罗伦萨市区南端的高地上。
站在广场上,可以眺望佛罗伦萨市的全景,米开朗基罗广场也就成为许多游客佛罗伦萨必游的一站。
米开朗基罗广场的落日非常美,傍晚时分赶到这里,阿诺河绕城静静流过,蔷薇色的屋顶在暮色中与天边的晚霞交相映衬,朦朦胧胧的美透出一股盛世犹存的奢华,美得令人屏息。
虽然广场上有佛罗伦萨的象征—大卫青铜像,但来这里的人都奔着眺望城市景色吧。更何况,如同在市政广场看到的大卫雕像一样,这件“大卫”作品也是复制品,真品保存在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
不过,可以说,没有一座城市象佛罗伦萨那样对同一座雕像钟爱到如此程度,这里到处可见“大卫”的影迹,这座米开朗琪罗当年应佛罗伦萨共和国的邀请专门制作的作品,它在佛市市民心中扎根开花,已经成为佛罗伦萨自由自强的象征。
广场离北区有些距离,但是慢慢走过去,半小时也就到了,沿路还能发现不少小店。
回程还在过了老桥的超市买了各种火腿,回家大餐一顿。
到了这座城墙,在往上就是广场了。

途经一座玫瑰花园,一地的情侣啊。

终于爬山了广场,赶紧找最佳角度。我的阿诺河我的大教堂,我们来了。

夕阳的光线时刻在变,尤其是雨过天晴之后,空气格外清透。落日下的阿诺河上,桥一座座排过去,与右边的钟楼塔楼穹顶,一高一低,呼应得极妙。

绿色的托斯卡纳大区,有一颗红色的心脏。

广场的台阶上,表演的艺人吸引了无数的人驻足。意大利这个国家,恐怕唯有艺术与爱情,是最最长久了。

爱情相遇桥:老桥
老桥也叫维琪奥桥,建于1345年,是佛罗伦萨现存最古老的桥。但丁与他的挚爱贝特丽丝就是在这座桥上相遇的。
1283年某一天,但丁在这座老桥上遇见了其终生爱恋的贝雅特丽齐Beata Beatrix。
“她竟然向我点头示意,把她那不可言传的款款深情传递给了我。这对我来说,可以视为一种天恩。我感到我获得了无以复加的天恩...那是这一天的九点整。”《新生》第3篇,因为有了老桥,便有了但丁与贝雅特丽齐的相遇,有了《新生》与《神曲》中的灵魂,继而在六百多年之后有了罗赛蒂的Beata
Beatrix。因为这一对未能在一起的爱情故事,维琪奥桥也就被天下人熟识了,所以现在仍有许多情侣在桥的栏杆上拥吻拍照留念以表真爱。
从乌菲兹美术馆往阿诺河方向走到老桥会经过一条沿河搭建的走廊。走廊造型优美而特别,以道路为中心,从房子高墙的一端搭建起有屋顶的走廊至河岸,走廊内的道路人车分离,人行道靠外边河堤,河堤边花草扶疏,大老远就看到造型特殊的老桥,行走于上,万分悠闲又自在。
在那个时候,老桥的用途可不是今天这个样子。老桥两旁各有一排房子,原来是摆卖牛羊猪鱼肉的档口,后来美第奇大公下命令改为金银珠宝首饰买卖街,这才使得老桥的身价一下子飞升起来。
佛罗伦萨老桥更适宜远看与回味。在黄永玉笔下,是这样描写老桥的“早晨,阳光最初一瞥的灿烂;晚上,满眼梦境的光闪。冬天,下了雪的桥上的夸张热闹;春天桥上的花;春天被风吹起的衣裙;夏天,一个赤裸粗旷的澡堂。。。”美第奇家族在意大利文化的巨大贡献,对这座桥的命运的指点只是沧海一粟,要是老桥还在卖牛羊肉,众人会眷恋到如此程度吗?

后一篇:【佛罗伦萨】托斯卡纳美味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