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泽当昌珠寺:一路向西到山南
标签:
西藏山南昌珠寺珍珠唐卡 |
分类: 西藏、云南、四川 |
抵达泽当昌珠寺时,已经将近傍晚5点。
眼看大门已经关上,售票处也没有了人,整个停车场只有我们一辆车。
不过我们不死心,央求寺庙的管理员:“我们从很远的地方来,请您让我们进去吧,我们会很乖的,我们看看马上出来”。
当时也不知道自己进去了能看到什么,就是觉得已经到了这里,被一堵木门挡住不能进去,心中会存有遗憾。

在我们四个姑娘的央求下,寺庙管理员最终打开了大门,让我们买票进去了昌珠寺。
山南地区是藏民族的的发祥地,而昌珠寺又是拉萨第一座佛堂。
大约在公元645年初,经文成公主提议,西藏第一座和佛教相关的佛堂在山南乃东建成。
初建时只有佛堂,没有僧侣,佛堂里安放的正是文成公主带到吐蕃的释迦牟尼佛像。这座点燃吐蕃王朝信仰争端的昌珠寺,于今已开始包围在建筑物中,除了从临街面可以辨认出它的身份,很难分清寺庙和民居的准确界限。
藏民族全民信教,不是一种形式,他们把身体和心灵都献给了精神。
这是一个没有姓氏,没有族谱的民族,不需要在复杂的血脉纹路里追宗寻源,不像我们那样,传宗接代、子孙万年的传统在血管里根深蒂固。
一个人干干净净地来,干干净净地离开。寺院只是给了人们一个集中弘扬佛法和修持审觉的场所,以及修持可能的法门和方法。修持心性本质觉悟(佛),解除生老病死之苦,最终出离六界轮回,实现个体生命的永在之乐。
这是一种神圣而美好的宗教理想。

寺庙里已经没有了游客,师傅带我们左拐右拐,直接抵达了存放镇寺之宝“珍珠唐卡”的佛堂。
佛堂很小,里面还有藏族阿妈在做祈祷。
浓郁的酥油味道充盈在不大的房间里,热热的空气按摩着我奔波了一天的身体与脸庞,像回到了妈妈的子宫,温暖安静的催我入眠。
昌珠寺的镇寺之宝是由乃东王后出资制成的一幅长达2米,宽1.2米,主体用29026颗珍珠及各种宝石,镶嵌而成的珍珠唐卡“观音憩息图”。
每天凌晨,昌珠寺的僧人除了每天的早课外,例行要做一件事就是要用一块干净的抹布,隔着相框轻抹那幅已跨越14个世纪的珍珠唐卡画像。
西藏第一张珍珠唐卡,它悬挂在西藏历史上第一间佛堂内,倍受僧人们珍惜。
我没有拍到西藏第一张珍珠唐卡。古老是美好的,也是易碎的,不可以触摸,也难以承受闪光灯的辐射。
任何现代化的东西,都可能加快古老的速毁。
回到拉萨后,在书房买了唐卡明信片中的这一张,就是珍珠唐卡原貌。从拉萨寄回北京的路上遗失,还好留存了照片。

Maple继续执行走到哪里招猫递狗到哪里的优秀传统。
寺庙里游人散去,安静的只有我们的脚步声。
僧人已经开始准备做晚课。他们从各个房间走出来,来到二层露台上,席地而坐。各自拿一本长长地佛经,放开声音读起来。
有个很可爱的小僧人看我拍照,就故意的好大声诵经,还用余光不时地看我。
天色阴沉下来,周围空寂一片,唯有耳边传来犹如天书般藏经的诵读声,声声入心。
寺里的酥油灯,灯花异常的美丽。
昌珠寺,我在这里,膜拜珍珠唐卡。
前一篇:【大寒】大寒至,吃点好的很有必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