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米拉山口经幡飞舞:一路向西到林芝

标签:
西藏拉萨米拉山口5013雪域之舟 |
分类: 西藏、云南、四川 |

2012年9月3日,我们第一次翻越米拉山口。汽车沿着狭窄的山路,一路颠簸着,艰难地向山口爬去。
随着海拔的提升,空气愈加稀薄,我们几个在车厢里昏昏沉沉,不再像刚出发那时情绪高亢。
待车停住,我们站在五千米高处的时候,空气骤然间变得寒冷而稀薄起来。而迎面而来的铺天盖地的彩色经幡,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米拉山是雅鲁藏布江谷地东西两侧地貌、植被和气候的重要界山,不但是西北边的拉萨河水系与东南面的尼洋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林芝地区海洋性气候与拉萨地区内陆性气候的自然分野,具有显著的地理分界意义,米拉山以西地区,气候干燥寒冷,而东部地区则是温暖潮湿,植被茂盛。
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站在山口,山风劲吹,蓝天白云下,五彩经幡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连地接天,将藏民们虔诚的愿望传达上苍神灵。
平生第一次踏上如此高海拔的地方,我们兴奋地像个孩子。因为缺氧而产生的心脏通通快速跳动、昏昏欲睡、头隐隐疼的感觉,依旧阻挡不了我们胆大包天的跳上跳下。
朵朵白云在脚下漂浮,让人有一种站在云端的感觉。山口的界碑旁,围满了等待照相的人,过去人迹罕至的米拉山口,如今也游人如织了。
山口的最高处,一座西藏牦牛石雕像在寒风雨雪中昂然挺立着,像是在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坚强与不屈,这座名为“雪域之舟”雕像,就是米拉山口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米拉山的大山之魂。
在山口,遇到一队从成都骑行进藏的少年,平均年龄也就20出头。
他们出发1个多月才抵达这里,可以想象一路之上遇到艰辛无数,每个人已经瘦得几乎皮包骨头。
抵达山口后,只要一路下行,他们便可以抵达此行终点--拉萨。每一个年轻人,都极度兴奋,看他们的笑脸,便知道他们有多开心。
是啊,自己一下下骑车到了这里,那是需要多大的勇气与耐力。如果东东没有入石佛寺,那他也会在今年走这样的路吧。
雕像旁边,一串串红红绿绿的经幡,被风吹拂着,发出沙沙的声响。朝圣的人们要经过怎样的千难险阻,才能到达心中的胜地啊!
五彩经幡,要挂到高处,因此,西藏境内的山口处,便满山的是写满经文的经幡。
在寒风的吹动下,每飘扬一下,就象征着吟诵了一遍经文,这壮观的景色,让人顿生敬意。

远处的山峰,在云雾的缠绕下,若隐若现。
近处的山坡,被经幡装扮着,艳丽而又不失稳健。

在这样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从五千米云端看风景,真的有种高处不胜寒的味道。
空气似乎变得越来越稀薄了,头疼的感觉又开始了。但一想到翻过这座山口,就是西藏的小江南——林芝工布江达县了,心中就充满了温暖。
是啊,上帝在向我们展示美好画卷之前,总是先要考验一下我们的意志力。
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到达美好的彼岸。看景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

我在心中默默地鼓励自己,怀揣着一份美好的愿望,翻过了米拉山口。
抵达山口前,还会路过松赞干布出生地。
我们时间仓促,只做了短暂停留,有时间,再来吧。
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到达美好的彼岸。
看景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
米拉山口,我在这里,背朝大山面朝蓝天,默诵自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