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品班动员课《远大格局》之五

(2018-09-25 19:56:27)
标签:

方法

教育

亲子

育儿

作文

分类: 精品欣赏班

中级写作班拍课地址:非常老师的小店儿精品班动员课《远大格局》之五

话锋一转,鸟飞上天,往下一看底下是什么景象?野马也,尘埃也。想起中央电视台有一个栏目叫《动物世界》,拍摄的角度是从飞机上拍的,底下就是一群动物,羚羊,斑马,野牛,漫无目的的奔跑,掀起一阵一阵的尘埃。结论是什么?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当你达到了那个高度:你能够一怒而飞,有垂天之云,你能挟风带雨,带着呼啸的,这时候你会觉得境界不一样,你会站在一个高度,你会觉得生命之“以息相吹”。以自息相吹,就是生命如此灿烂,生命充满勃发之机,平时看上去没有生命的东西也充满了意义。

杜甫的《望岳》: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当你真正的达到一个高度,包括肉体和精神达到了一个高度的时候,会看到生命如此的耀眼,如此充满了以吸相吹的生命力,你会感觉到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的生命力,你会觉得生命会如此的有意义,这是因为什么——你站在了一个高处。如果你是平等的,弯下腰趴在地上去看的时候,你会发现到处都是鸡毛蒜皮,作业、读书,是一地鸡毛,甚至洗碗扫地做家务也是一地鸡毛。但是当你站到一个高处的时候再去看,生命太有意思了,好家伙,打扫卫生,精神抖擞地上课,意气昂扬地背书,你会觉得一切都变得那么新鲜,那么有活力,那么有气息。那个时候的野马不是放着臭屁的,拉着野屎的,那个时候尘埃已经不是遮避你的双眼,影响你的呼吸道的那个尘埃了,而是生命的相吹之气。

天之苍苍,其正我邪?

庄子的文字,貌似东一句西一句,其实他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相当的紧凑的。

苍苍,我们讲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苍茫之色什么色?在《千字文》里面有天地玄黄,也就是说天是蓝的吗?蓝色的是它的正色吗?他没有回答,其实它是一个反问,也就是说:天它不是蓝色的,是你眼之所见。你眼之所见,天色是苍苍苍的吗?他肯定就告诉你说肯定不是。

第二个问题就是其远,而无所至极。

说天涯海角是世界的尽头了,他就问你了,天真的有边吗?地真的有角吗?无边之边是什么东西?无角之角是什么东西?上善若水之上是什么东西?对吧?大而无大是什么东西?他一定会再问你。

你说,我有一个目标,一定会再问,这个目标是更大的吗?是更远的吗?回答一定是否定的。所以,讲格局,就是我要好好读书,这是你的真正目的吗?我要找个好工作,这是你的目的吗?有没有比这更大的目的?我的语文要考一百多分,这是你的真正的目的吗?你的目的难道就止于此地吗?这个会让我们一下子脑洞大开。

然后第三个问题,他又说: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模拟一个大鹏的眼光。从上往下看,野马也,尘埃也现在再往下看,难道真的就是野马吗?真的就是尘埃吗?亦若是则已矣——其实根本不止于此。那么,这就是在突破你的智障。什么叫智障?以前刚刚开始学作文的时候,我说要懂得这个技法,那个技法,然后你可能说我把技法都掌握了,作文就很高了。否也,真正的技法之上还有技法,那就叫做什么?无技之法,无法之法,没有定法才称之为法。

所以,这就是对于一个问题的看法就完全不同,需要做的就是要放空,需要做的就是虚心。现在刚刚有了八分的成绩,那么就要想,八分的成绩其实根本不是我的终点。你刚刚只看到了这么一点,那么就要提醒自己,我只看到的这一点仅仅是井底之蛙。一个地平线外还有一个地平线,一个地平线之外还有一个地平线,此山看着那山高,还有比它更大的更远的目标。

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问题很大。我们现在可能有一个目标,就是我们要读一个好高中,我们要读一个好初中,我得有一个好学分。我们可能还有一个具体的目标,就是我将来要考一所名校,将来要找一个好工作,这是目标的一个部分,这是地平线的一个部分。如果,这些目标我们称之为一个小格局的话,我想还,有比它更大的格局。这个格局,需要我们大家、需要你们自己再探索,再观照,再去细细低去深究。

正如前面所讲,要有格局,就要沉潜下来,要慢慢积累,然后,你要打好非常坚实的基础,让自己不知其几千万里,然后你要有力量,要一怒而飞,不能够让自己365天,不能够让自己12年都如此循环往复,一天和一天一样。你将有一天等待着海运、等待着时机,一怒而飞展示出你的才华,展示出你的优秀。

格局每个人都不同,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你的成就要想越大,你的格局就要越大。你要想走很远的路,你就要准备很远的路的资粮,同样,你有了很远的路的资粮,你才能够有实现更大目标更大格局的能力。总而言之,格局越大你就越自由,越要想要自由,你就越要给自己打好坚硬的扎实的基础。

 

附:周梦蝶的《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绝尘而逸。回眸处

乱云翻白,波涛千起;

无边与苍茫与空旷

展笑着如回响

遗落于我踪影底有无中。

 

从冷冷的北溟来

我底长背与长爪

犹滞留着昨夜的濡湿;

梦终有醒时——

阴霾拨开,是百尺雷啸。

 

昨日已沉陷了,

甚至鲛人的雪泪也滴干了;

飞跃呵,我心在高寒

高寒是大化的眼神

我是那眼神没遮拦的一瞬。

 

不是追寻,必须追寻

不是超越,必须超越

云倦了,有风扶着

风倦了,有海托着

海倦了呢?堤倦了呢?

 

以飞为归止的

仍须归止于飞。

世界在我翅上

一如历历星河之在我胆边

浩浩天籁之在我肋下……

以飞为归止的

仍须归止于飞。

精品班动员课《远大格局》之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