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班第二季
赵星尧妈妈的作品:《背影》
在果果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每天我拉着他,就着他的脚步,悠悠地穿过几条街巷,送他到校大门口。他总是无奈地挥着小手跟我说再见,然后,转身,迈着稚嫩的脚步,一步步地离开我。我的目光随着他那被蓝色书包遮了半个身子的背影一点一点地移动,看他的背影汇入如潮水般上学的孩子们中,再慢慢拥入校门后面那长长的甬道,直到转角处,没入教学楼的小门。只记得校门口旁不知生长了多少年的梧桐树被风吹得簌簌作响,粗大的枝丫也弯得更厉害了,深棕色的树皮斑驳错杂,一地的梧桐树叶夹杂着些许的尘随风卷起,又停留在水泥围墙下打旋,落下,再起,再落,沉寂在角落,任风再吹,再动也不动地堆积在那里,年复一年。
不知不觉,我和果果就在这送和接中,延续了这许多年。他的背影总是给我不同的印象,给我不同的气势,让我思考反省养育他的心态和方式。我总是相信在可控的范围内,给他独自面对生存的挑战,对他的成长是有利的。
四年级的暑假,我送九岁的他去金华,他将单独与熟悉的小朋友在金华度假二十天。告别的时候,我的右手在左胸心脏的位置抚了一下,然后手掌端平,手指一动一动的,像托着一个跳动的心脏,小心翼翼地送到他的面前,在他心的部位抚摸一下,手指就不再动了。我跟他说妈妈要回家去了,把妈妈的心留下来陪着他,二十天后,我再来接他回家。他似懂非懂的看着我,默默不语。当我和其他家长坐的车子驶出院子时,我回头一看,他正站在二楼阳台的窗户前,双手握着窗棱定定地看着我们的车子驶出院子。在我的记忆里,这么多年,都忘不让我倍感怜惜的那一抹粉紫色和靓蓝相间的身影。在第一次远距离通电话的时候,他告诉我他最近做了什么,玩了什么,我感觉不到电话的那头他的情绪,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最后,我问他妈妈的心你还留着没,他猛然醒悟过来高兴地说还在这儿呢,我说可要带好了,你在哪里妈妈的心就在哪里陪着你。接他的时候,老师反映他几乎都没有因为想家而哭过,不知道是他懵懂不知离家之愁苦,还是真的是有足够的安全感不想家。见到他时,他的眼睛里全是泪水,我伸开双臂,抱住了他,他也紧紧地抱住了我,我摩挲着他蹭在我胸前头,也是百感交集。等拉着他一起去收拾行李时,他才收了泪重新快活起来。独自在外二十天回到家的他,让我诧异,他神一样作业的速度,他会意气风发地跟我讲好多好多话,他会那么地鲜活跳脱,他会跟我讲他的理想,是改变中国的教育。
小学毕业的暑假,他十一岁,我一个人送他到西安参加阿甘四十天的黄河流域游学。当我托着行李箱离开时,遇着他正随队友们做早运动,他朝我一点头算是打招呼,然后边做着压腿的动作边微笑着看向我,他的视线与我的目光暖暖胶着了一会儿,在我感觉泪意的时候,便微笑着跟他告别,转过身来,一步一步地走了,虽觉背后的目光如丝般绕着我,却再也不敢回头,因为泪水已如潮般爬满了脸颊。四十天后接他的时候,是在机场,他第一次坐飞机一个人从兰州飞回来。在机场出口的人群中,我一眼就看到穿着白色防晒衣蓝色裤子的他,他径直走到行李传送带前等待取行李。传送带动了起来,他发现站错了方向,立马又转到另外一方,取到大背包,他动作稳实又麻利地把它背在肩上,怎么看都不像在我身边的那个什么都做不了小小孩。等背好背包一抬头,就看到了接他的亲友团,他马上很开心地向我们招手,向我们走来。我满怀欣慰地看着他,黑黑的脸上笑容是那么的灿烂明亮,离别时的短毛刺儿样的头发变成了长发,还一根根地那么有个性地立着,看起来有点男子汉的形象了。
因为七年级新生军训已经三天了,他下飞机半个小时后,我已带着果果在学校家长接待室里与新班主任老师见面。班主任是一个思维清晰,行止有矩,温和又雷厉风行的青年老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简短交接告别后,我站在家长室外,看他跟着他的老师走向他们班级的队伍,看他感觉到落后老师的节奏时赶紧加快脚步跟上,当老师侧头看他时他已紧跟在同样健步如飞的老师身旁了。那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的背影,在午后的阳光,红墙,绿树下,是多么的和谐。他就这样开始了他的初中生活,我因此没能及时听他分享旅途的故事,也没能及时地了解他的喜怒哀乐。只是在后来,忽然间感觉他长大了懂事了,当他听到我开门的声音的时候,他会从书房里迎出来,接过我手中的菜;他闲的时候喊他切土豆丝炒菜,不似往常那样撅着嘴地卖萌耍赖不肯做,他会欣然听命,尽心又笨拙地摆弄着。
转眼间,已是九年级了,学校重新组班调换了陪伴两年的老师,骤然改变的环境,他虽然目标清晰,但明显行动力不足。开学才一个月,他的各种问题出来了,上课不听讲,作业写不完,错题一大堆还不知道为什么,课业都是在应付状态,最终触犯了老师容忍的底线,他一周就遭受了三次的惩罚。幸运的是,及时地参加非常老师远大格局之《逍遥游》的动员课,我和他一起回忆了自小学以来所受的各种挫磨和苦心积累,确定他已聚集了一鸣惊人的能量,需要深究的是他有没有足够的勇气,改掉妨碍达成目标的习惯,更问他有没有“会当凌绝顶”的志向。少年养志,应如“鲲鹏展翅”般意气昂扬,当有“九万里”的目标,更要有“当击水三千”的气势,瞬间点亮了果果的心灯。
上周日下午送他到学校,因为一点意外导致上学迟了二十多分钟,需要他晚饭去老师的办公室交作业,我就像小时候送他上学一样跟着他,想了解他处事的能力。只走几步,我已经跟不上他了,我不服输加紧步伐跟上他时已经气喘了。等他麻利地交完作业,跟着他下楼时,我却怎么也跟不上了,他慢下来想等我一块儿走,我怕浪费了他的时间让他快下楼赶紧去吃饭。在楼梯拐角处,我在楼梯的上半截,他在下半截,我喊住他提醒他要记住,做好自己的事,要带着少年人应有的朝气蓬勃,意气昂扬地做。他脚步稍顿点头会意后,又快步下楼,不见了。等我赶到楼下时,看他已走到临近餐厅的大门处了,还回头向我应离去的方向张望,似乎想寻找我的背影。只是他没看到我才到楼梯口也再看向他,他长长的腿三两下登上餐厅门前的台阶,瞬间闪入了玻璃大门里。那扇玻璃门,明净几许,门内的灯火一片辉煌。
门内门外,这是他的世界,终归他要独自行走。生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只有成为独立的个体时,他才会真正地成长。我心再无挂碍地离开学校而去。
只是,惟愿六天后接他时,我仍是他高标号的加油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