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班动员课《远大格局》之三

标签:
方法教育亲子作文育儿 |
分类: 精品欣赏班 |
中级写作班拍课地址:非常老师的小店儿
是鸟也。海运则将息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意思很好理解。就这只鸟趁着海运将来到南冥,南冥是什么地方?是极南之地,可以把它理解成南极,也或者是我们想象能够达到的顶端,这个地方有个天池。
什么叫海运?学过地理的人都知道,地球上有几个圈,有水圈、有岩石圈,有大气圈,有生物圈等等。在古代,要想从中国到美国如果说你不通过海运,那是难以达到的,靠人力靠人运那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有发动机转动船桨,然后开到大西洋的彼岸。但是过去是不行的,过去要靠什么?主要是靠两样东西。第一个就是靠季风,第二个是靠洋流,就是因为海洋受热不均,就会形成有的海域它的温度比较冷,有的海域它的温度比较暖,因为这种冷暖就形成海洋的流动。这个时候如果说有一种船,把它放在海面上,不用划,海洋的洋流也能够把你运到某一个地方去。第二个力量就是风。那么风的形成是什么?风的形成也是因为大气,地球表面它受热不均,有些地方的空气呢是暖的,有些地方的空气是冷的,因为冷暖空气就造成了气压,因为有气压,就形成了风。有了这样的两个力量,能够帮助你在海上运行。所以海运它不是指海上运输,而是指天然形成的两股力量:一个是季风,一个是洋流。
我们从地方得到什么启发?大鹏飞了,它一下子振臂而起,那么它要从一个地方达到另外一个地方,还需要什么?还需要外缘,也就是外部的条件----势,所谓的势,就是时间和空间恰到好处。有一句话叫做“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所以,鹏鸟它非常聪明,不是说我吃饱了,喝足了,有力气了可以上路了,一定要看看今天的天气到底怎么样,合适不合适上路,有没有好风凭借力,如果有了,那么我再展翅,于是就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叫做事半而功倍。
这一段讲完了,它跟格局有什么关系?
如果学到《逍遥游》后面的话,我们能看到,你要想走很远的路,你就要有什么?资粮。什么叫资粮?举个例子,比方说今天你想到别的小朋友家里面去玩,是不需要准备什么粮食的,也不需要准备水,因为能够很及时的返回来。因为你的路途并不遥远;到假期了,有的家长带着小朋友去自驾,就要在车上准备一些干粮,准备一些水果,准备吃的喝的,因为你的路途比较遥远;如果说你要跑得更远,时间花得更多,你要准备的东西就要更多。当然现在可以消费,可以准备盘缠,过去没有所谓的货币这一说,那么现在,肯定要检查检查银行卡里面,支付宝里面,微信里面到底存了多少钱,路上够不够我消费的。
也就是说,你要走的路越远,你的目标越远大,你要准备得就越充分,你的身体就要越加的健康,越加的健壮,越加的健硕。所以,我们看到这只鲲鹏,在因怒而飞之前,已经准备了很多的资粮,它让自己非常的庞大,非常的健硕。然后在飞起来以后,它也让自己很庞大,它的翅膀,它的臂,不知其几千万里。所以,背后所蕴含的意思就是你要走更远的路,就要打好更扎实的基础,让自己变得更强壮、更健硕。
这一个假期去江苏,我讲课讲大语文时代如何学好语文,我也在说,语文不是学出来的,语文也不是补出来的,语文是熏出来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意思,我们要走更远的路,我们有更大的目标,要打好自己坚实的基础,让自己的翅膀和肩膀要有如垂天之云。
那么垂天之云不是说一下就出来的,必须像从鱼卵一样慢慢慢积累,长成健硕了,博大了,然后我们才能够一震而起,一震而起以后,我们才能够从北冥到南冥。
最近一段时间我有一个特别深的感触: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你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
我举我的例子来说,当时读书的时候,我还是在一个矿山,但那个时候我就知道,我说我一定要考上大学,我不能待到待在小山村,我不能够待在荒漠的偏僻的地方,因为什么?因为我小的时候在上海待过,见过高楼大厦,见过双层巴士,见过什么叫图书馆,见过什么叫大轮船,因为在上海的外滩,黄浦江我见过万吨巨轮,所以,就是有这样的一个目标在支撑着我,所以我就能够下定决心好好学习。我想到了,我就能够做到了。
第二个例子是我的一位旧友,这个好朋友已经很多年不联系了,但是也彼此关注。这位好朋友现在他的生活状态是,世界各地到处旅游。有时候我很纳闷,因为他的学历不是很高,当时跟他在一起工作的时候,能够看出来他的工作能力,挣钱的能力其实并不高。但是我知道他有一个想法,就是希望自由,喜欢旅游,周游世界各地。我们有了朋友圈以后,我就发现他一会儿到西班牙,一会儿到英国,一会儿到了意大利,一会又到了美国,我就很佩服他,我说真的就是心有所想,力有所使,终于能够实现自己的那种自由的逍遥的那种生活的状态。
所以,一个人光有努力是不够的,必须要有眼界,他必须要有一种脱离于现实周围环境所束缚的一种远见,他能够看到更多的更大的更好的更远的目标。他只要看到,就一定能够实现。
并不是说在社会上,并不是说你仅仅是努力你就能成事。在努力之前还要明白为什么而努力?有小目标,有中目标,有大目标。那么,这个小目标可能就是我们周围的平常可见的。我也见过一些父母,他们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上个好学校,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这样的意识。其实这样很现实的目标就局限了,我见过无数的这样的案例,就是因为这种目标限定了他。所以,这些孩子们毕业以后,可能就是做个幼师、做个护士,做个文秘就很知足了。当然,我不是说些工作不好,而是说人本来可以追求更高的、更大的目标,但往往他的格局和眼界限定了他,所以他就变成了井底之蛙,夏季之虫。
所以井底之蛙是什么概念?就是因为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他觉得很安逸很舒服,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更大,外面的世界更自由,更潇洒更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