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文欣赏班曹舒怡妈妈:领会话外音,悟到字外意(附孩子作文)

(2018-02-03 09:30:25)
标签:

方法

教育

亲子

作文

分类: 精品欣赏班

      一路追随着非常老师,孩子从一个稚嫩的小豆包,成长为了一个充满朝气的初中二年级学生。这一路走来,经过非常老师的中级班、语感班、高级班,到了现在的精文欣赏班;从开始的不知作文为何物,到现在,孩子对自己的作文有一点小小的自信,还明白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着都要感谢老师的引领,也兴庆自己能带着孩子坚持了下来。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我和孩子依旧会跟着老师,静下心来,领略文章的美,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止于至善。
     一直在非常老师的国学群里泡着,稍有开课的风吹草动,我都不会放过。因为孩子从写作中级班,语感初级班,到写作高级班,一路跟随至今。这次,孩子一听说非常老师要开精品散文班,就说要和我配合抢课,我知道,因为她自己能感受到从非老那收获了很多很多,我终于不负孩子的重托,抢到了课程,一颗心算是踏实了。非常老师说过,开这个课的缘由是放不下高级班的孩子们,幸好非老这么长情,我们才有继续一路学习的机会呀。
      当时收到这两本《精品散文》,我和孩子一人一本,抱着看了好久,直到吃饭时间才放下。吃饭时,孩子说,妈妈,这本散文书里的散文很好看,不像我印象里的散文。这是孩子的感受,也是我的感受,似乎改变了我对散文的认识。因为这样,我俩更期待这次课程了。
    课程开始,老师介绍了书的封面和前言,“文字是有灵性的。能告诉你的唯一成功的秘笈,就是坚持”,“聪明的人都懂得下愚钝的笨功夫;愚蠢的人却一直精明地寻秘籍、找捷径”老师在学习的开始,就告诉孩子们坚持的重要性。
      然后说起为什么学精品散文?以前我对散文的认识片面肤浅,只知道它是所谓的形散意不散,更多是写景的文章,老师却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那散文究竟是什么呢?原来散文前身是赋,听老师粗略《前赤壁赋》,开篇写景,之后叙事,夹杂对话,引发抒情与议论,这就是散文,写景、叙事、抒情、议论兼而有之,不以某一方面为主,而是合为一体,大杂烩式的文章,不是纯粹的叙事,不是纯粹的写景,不是纯粹的抒情,也不是纯粹的议论…听着老师的讲解,突然有了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来这才是真正的散文呀! 
     我们应该从散文中学些什么呢? 我们平时写的记叙文也好,说明文也好,文章中也会有抒情,也会有写景,也会有仪论。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之间是如何过渡,如何衔接的,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关键之处,将它们完美融合在一起,文章自然就会相当出彩了,听到这也算是恍然大悟了。
      老师的第一课起名"文字的修行",更多的是要讲一种人生的境界,也就是文章立意的问题,让孩子们在好的人生观,宇宙观中更开阔思维,开阔眼界。每篇文章,其实都是作者通过文字在表达自己,表达自己对人生、对宇宙的看法。跟着老师,学会拥有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去洞察文章的骨架,领会话外音,学会洞察人生,洞察宇宙。
我特别庆幸自己能和孩子一路坚持到这里,特别感谢能遇到非常老师这样有远见的指引者,让孩子们能跳出分数的局限,站在更高的地方,放眼人生,放眼世界,开阔眼界与心胸,成为有思想的鲜活的人。我期待着老师的每一节课......。
      孩子写《长城万里行》,整篇自己独立完成,用了两个多小时。因为这周二才结束期末考,作业交的有些晚,不过孩子很认真的完成了,给她奖励了两个大拇哥,孩子挺得意。
                     《琴声悠扬》曹舒怡 

    小时候,我做了两个梦。
    一个梦是:想画很多很多的画,期盼将来自己能够当个画家。
    一个梦是:想弹很多很多的曲,期盼自己成为能成为钢琴家。
    我执著地追求着。
    为了第一个梦,我报了许多绘画班,浪费了许多纸,我终究没能把这彩色的梦做下去。
    但对于第二个梦想,我却能常常引以为傲。孩提时代,我就喜爱上了音乐这门艺术。小学时,通过课余时间地练习,我便能流畅地弹出优美的乐曲,领略音乐之美,使之成为我人生中的指路标。
     
    一一事出偶然。 
    我曾收藏过法国著名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的几张CD,每次在车上,我都会播放那首令人心胸荡漾的《献给爱丽丝》,他的乐曲朴实而华美、流畅而优雅,旋律如诗如画。听到他的琴声,我都会不自主地陷入安祥、愉快、亲切的海洋中。
     5岁那年,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则消息:著名的钢琴家李云迪携手著名指挥家丹尼尔•哈丁共同演绎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为国家大剧院2009年新年音乐会压轴演出。
    这条消息,犹如命中注定,像奔涌河流中激起的浪花,在我心中翻腾,难以平静,我下定决心要用我的手指的敲击创造音乐,用琴弦的振动和踏板的延长性勾勒出音乐的世界。
     我从四岁开始学琴,黑色的钢琴,散发着幽暗的光亮,白色琴键镶嵌其中,有如一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守高贵姿态的智者。九年来,我参加了许多比赛,完成了登上舞台的小小梦想,在11岁时得到了国家10级证书,在钢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然而,音乐之路是痛苦的。几年来,我历经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做过无数次的思想斗争,当然,最终我坚持了下来。
     蓬头稚子初学琴时,一坐就是一小时,总耐不住性子,别的小孩都在院子里打打闹闹时,我却只能孤独地坐在琴前,托胳膊,"咚咚咚"地弹着单调而乏味的调子。我总会问:妈妈,我能下去玩会儿吗?"而等待我的却总是"弹完了再说"。有时候,练琴懒懒散散,还会引来妈妈的一阵河东狮吼。哎,我甚至闪过后悔的念头。
     但音乐也是慷慨的。在追寻音乐的道路上,我知道了什么是坚持,收获了自信,感受到了人生的喜怒哀乐。最有价值的是,我学会通过音乐来放松自己,每当悠扬的琴声徐徐响起,渐渐如潮水般四溢开去,充盈着世界的每一处空间。琴声中仿佛有一朵朵耀目的玫瑰次第开放,飘逸出芳香。琴声时而舒缓如流泉,时而急越如飞瀑,时而清脆如珠落玉盘,时而低回如呢喃细语。我的的脉搏和音乐一起跳动,连呼吸都属于音乐的了。
   面对我的,虽然不是那绘画的彩色的世界,而是这无尽的黑白成的阶梯一般的路。
   而我的路,还要在这一条阶梯继续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