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非常老师,快3年了。这3年,孩子和我,都有了惊喜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亲子关系更加和谐了。孩子和我,心地都很平和而努力。孩子在不断地进步。她的作文,经常被语文老师当范文,按照她自己的话说,这些文字,其实都是她一两年前跟着非常老师的练笔,现在用上了,随手拈来而已。就这一点,足以满足一下大人和孩子的“虚荣心”,也给了孩子努力的信心。
离上次高级班的课,整整一年了。这一年,就像一个远行的孩子,离开了母亲。耳畔萦绕的是非常老师的声音,眼前闪烁的是优美的文字。归去,归去,本子和笔将“芜”,胡不归?
第一次课,原以为非常老汉会选择高大上的文章。结果,他就选了《前赤壁赋》和《长城万里行》。前者是苏轼的,心里倒非常认可。“赋”么,是现在散文的祖宗,更何况我们这次精文欣赏里边,都以散文为主。看看大家的文字,倒也不错。这次《前赤壁赋》,在老汉的讲解下,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从写景到叙事,议论和抒情,没有纯粹的写景,没有纯粹的抒情,情与景要交融一体,文字才会更出彩。议论和抒情,要上升到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文字才会有高度,立意才更高。
可是,《长城万里行》?在我原来的理解上,也只是一篇普通的文章而已。我倒要看看,非常老汉为何选这篇文章。如果是面对面上课的话,我肯定第一个举手,为什么那么多美文不选,非要选这篇?
“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都是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着肌肉,都是盛装而来。”老汉从头身脚,帽衣鞋,熟悉的骨架,扒去盛装,露出骨头和肌肉,又再穿上盛装。。。。。。听着听着,我终于感受到了老汉的良苦用心。这是一篇有关“梦想”的文章。从梦想的产生,原由,对梦想的追逐,遇到的困难,得到的收获,我还要继续努力。大白话就是这样子。这是一篇中小学常考的万金油文章!!!非常好的范文。终于明白了,老汉不停地说,不来参加精文班是一个特大的损失,学了精文班,能够让你中考不愁。
是的,这么多美文,在非常老汉层层撕剥18次课后,加上孩子的模仿练笔。18篇文章,够中学用的了。孩子最后得到的,不仅仅是18篇文章,而是会赏析了,会独立模仿了。我仿佛看到,孩子自己翻身上马,急奔而去......
《琴声悠扬》岳雨含
小时候的我,吃喝玩乐样样精通,却从没忘记内心深处的两个梦想。
第一个梦是: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每天都有很多玩具陪伴着我。
第二个梦是:成为一名钢琴家,穿着漂亮的晚礼服,在金碧辉煌的大厅中,行云流水般地演奏。
为了第一个梦,我每天都快乐地玩着,笑着。上小学以后,便破灭了。
但是第二个梦,却是值得我骄傲和自豪的。不论班级亦或学校,只要有才艺表演,我总会优雅地献上一曲。在幼儿园中班时,我就轻松拿下钢琴四级了。
但是,我怎么都不会想到,我会去弹钢琴,而且会坚持得这么久,成为我的爱好。
——偶然总是在那一刹!
那时候,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总是会在那谈论钢琴。而我总是插不上话,常常冷落在一旁,一个人孤零零地站那儿。几星期后,我终于受不了了,我突然萌生一念头——我也要学钢琴。
钢琴也买了,老师也找好了。下定决心后,我向钢琴之路迈出了第一步。
然而,学琴之路,并不是我想象中那么美好。每天的练琴总是枯燥无味的,每个键重复地按下,每首曲来回地弹奏。最难熬的是,下雪天,邻居小伙伴敲门,约我去打雪仗,而我不得不说“我得把琴弹完才能去”。吹着凉风的夏夜,小伙伴们都在夜空下数星星,而我只能敲打着黑白键。不能再静的孤独,不能再回首的枯燥。
我几度想要放弃。但妈妈的鼓励,总是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推着我在学琴之路越走越远。每当我烦躁地摔下琴谱时,总是想起那句话:“既然学了,就坚持到底吧。”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最终,我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在学校的礼堂里,我穿着漂亮的公主裙,迎接着观众期待的目光。触碰的每一个琴键,就像......就像触碰到一朵优美的花,就像走过的熟悉的路。我陶醉了,陶醉在时而激昂,时而低缓的乐章中;陶醉在时而空灵,时而悠扬的琴声里。刹那间,我明白了,我懂得了,弹琴的真正意义不是为了在金碧辉煌的大厅里演奏,不是在优雅地表演完领回什么奖牌勋章。而是,我的生活里,无论遇到了什么,都有音乐陪伴。
走在无尽的地平线,我希望:有琴声悠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