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如何认识作文:《盆景》讲评之一
 (2013-06-21 09:18:24)
	
			
					(2013-06-21 09:18:24)		| 分类: 作文讲评 | 
作文讲评《盆景》(一)
整理者:宁波宁妈、河北青心、江苏通妈
讲评时间:2013年6月20日上午
---------------------------------------
《盆景》(54群-陕西筝妈-二年级)
姥爷有一盆盆景,听妈妈说这盆盆景的年龄比我的都大,它可算是我家的资深成员了。
姥爷是盆景的专职护理员。今年姥爷一直住在咸阳,盆景就成了没有妈的孩子,开始杂乱无章的生长。它的枝条越来越多,体型越来越大,头发乱蓬蓬,“叶”黄肌瘦,简直一副“乞儿”样。
上星期姥爷回来了,看到自己的宝贝盆景这么落魄,心疼的直喊:“你们怎么没人管我的宝贝呀!”喊完就拿起剪刀去伺候他的宝贝了。
随着剪刀的咔嚓声响起,盆景苗条起来了。姥爷这儿一修,那儿一剪,修掉了杂枝,剪掉了黄叶。盆景立刻从“乞儿”变身为“娇小姐”,恢复了以往秀美的身姿。姥爷看着自己的杰作,满意地笑了。
“乞儿”到“娇小姐”的变身让我想到了我的成长。我可不学“乞儿”样的盆景,放纵自己自由成长,我要规矩,我要优秀!
【妈妈感言】
非常老师您好!我是54群的陕西筝妈。女儿筝筝,今年7岁,上二年级。进群学习有三个多月,从进群学习以来,收获多多。现在筝筝每次写作文,都会先列提纲;会想到要用六根六尘,借代手法等等;还会突然冒出自己的见解。前段时间,孩子的作文上了报纸,还在全校的广播节目中宣读。孩子的进步,让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中。感恩老师把这么简单易操作的方法带给大家,感恩老师的无私奉献!
这篇作文,是一天上学路上我们聊的话题,我问她从盆景的前后变化能看到什么道理,筝筝回答,人跟盆景一样,不受约束、管教的话,就会生出很多坏毛病。我夸奖了她,然后趁热打铁说,那你把今天的谈话整理成一篇作文如何?筝筝爽快地答应了。没多久,老师就发起了这次征文活动,回来给孩子一说,孩子更起劲了,还问有什么奖品,真是财迷。
整篇作文是孩子操刀,我把握方向,两人协作完成的。
在最近出版的《作文,多大点事儿——启蒙篇》中,最后一部分,写在后面的话,希望大家先去认真地看。这是在实践体验中,把几年的有关作文理念整理出来的。
这篇作文,我们看到了妈妈在辅导中的作用。所以,接下来想讲两个话题:妈妈们如何来认识作文。
一是作文为什么要亲子作文?
作文为什么要妈妈们来辅导?体制内的问题,就不多说了,就说我们能解决的问题。
要认识到,作文是一项能力,而不是一门知识。如果是知识,那孩子自己看,是独立能吸收的。但能力与知识不同,好象学习游泳一样,如果找一本如何学习游泳的书,看会看懂,但还是不能下水扑腾。因为前者是知识,下水扑腾是知“道”。
一般来讲,知识是可以自学成才的,而知“道”这一能力非要人教不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知“道”是需要“师者”的。学习开车、学习弹琴、学习跳舞、学习绘画等等,道理基本相同。在孩子没有自学能力、妈妈们的领悟力高于孩子的前提下,才要求妈妈们来亲子作文。寄希望于孩子能自学成才,买来书往孩子面前一放让他自悟、自长、自熟,极不现实。
第二,语文要重视。
在这里虽然是在讲作文,但更愿意说,这是在学语文。虽然是说在学语文,但更愿意说,是在学习母语。
现在,我们常常把语文、数学、英语,还有是物理、化学等放在一个并列对等的位置上。这样的并列对等问题极大。造成了语文教育或是母语教育的不伦不类,不三不四。应该认识到,母语的教育,或者说语文的教育,比之于数理化、应该更为基础,更为底层。我们获取知识,大部分是通过文字,是通过汉字来得到的。如果您没有母语的扎实功底,后面的基础也将不够坚实与牢靠。
讲一个故事,是关于表达能力的作用。说是有两个人,一个人学历很高、文凭很高,但是说不出、道不明、写不好,纵使有千般才、万般情,还是得不到重用;还有一个人,比之于前者更年轻,没有资深的背景。刚毕业没几年,论口才有口才,要表达有表达,结果就得到了重用。
在给很多小朋友的赠书中,我经常会写一句话:文字可以让您更优秀。想一想,在一个单位里,是不是有这样的现象:表达能力强的,看上去,能力就很强。表达能力弱的,尽管肚子里有货,但汤圆全在壶里倒不出来,肚子再大,也显不出才能来。能干会说才是真把式。
所以,对于,对于母语的学习,或者说得更狭窄一些,对于作文的学习,一定要站在一定高度上来认识。
在《启蒙篇》的前言中,有一段话,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一段话,有所体悟,有所知觉:
表达能力可以带动其它能力的发展。孩子要注重培养的五种能力是: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密切相关,是比后两者更高级的“脑”力。思维能力,又决定了阅读与表达的能力。
阅读能力,不只是简单的记忆能力。更高级的阅读能力,是处理信息、进行重组的能力。“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话不假,但如果没有处理与重组,所谓的书就是一叠白纸外加密密麻麻的许多黑字。阅读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于结构、思路、脉络的分析、处理上。
表达能力与其他四个能力相比较,是外显的,是顶端的;其他四个能力是内在的、隐含的、置于后端的。换句话来讲,读一百本书并不能证明一个人有能力,表达出来——做一个演讲,写一篇文章,才足以说明其才华。好文字可以更好地展现一个人的优秀!
因为表达能力可以涵盖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同时又是这四种能力的外在显示,具有很强的牵引性。所以,可以从表达能力入手,刺激并导引其他四个能力的开掘、发展。
表达能力强的人,一定是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阅读能力不俗的人。
由此而衍生出另一个理念是:写作、分析、阅读、积累,是一回事,不是四回事。
所谓的阅读,需要认真分析。分析,主要是分析结构。分析到位了,阅读就到位了;阅读到位了,才有了所谓的积累。
如果没有分析,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书、翻书,甚至是一目十行地“扫书”,是不可能有积累的。先学写作,再来阅读,写作与阅读、输出与输入,共同支撑、相互作用。
会写作的人,一定会阅读。而阅读多的人,不一定会写作。因此,产生了一种更为有效的读书法——写作导引法:用写作的方法、思路、原则,去读书、去积累。
因为篇幅所限所以没有展开来讲。希望大家通过看《启蒙篇》,来参透、领悟写作表达的重要性,来理解阅读、欣赏、积累、分析与写作是一回事。从而能够站在一个高高的角度,来深深体会写作、语文、母语学习的重要性。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