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作文里有精华,动静结合有讲究:《玩雪记》

(2013-04-24 15:01:29)
分类: 作文讲评

    在作文的学习与训练上,有扩词扩句,缩词缩句的方法。把一段扩大就成了篇,把一篇压缩,就成了一段。同理,把一句扩大就成了段,把一段压缩就成了句。这个道理,就犹如一棵树变成一条枝,把一条枝变成一棵树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作文,就是把一个题目----词(或是短语)扩成几句话(提纲),再把几句话,扩成几段话(从提纲变成段落)。

小作文里有精华,动静结合有讲究:《玩雪记》

整理者:浙江-贝妈、陕西-柔指、江苏-懿妈

        作文讲评《玩雪记》       

     讲评时间:2013419日上午

       ----------------------------------------------------------------

【原文】:

玩雪记(一年级)

周五,在学校操场上,老师带我们去玩雪。

有的同学运雪,有的同学在堆雪,很热闹,老师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们……

终于,我们堆成了一个大雪人,我们好开心。

【妈妈感言】

跟非常老师学习也有一段时间了。很感谢!我与女儿在生活中也会想到老师的幽默,比如:一天,我们看到地图上的“非洲”时,女儿脱口而出:“妈妈,这可不是瘦肉皮蛋粥呀。”

我女儿6岁多一点,现在一年级。上周五,天下雪,班主任抽出一节课带同学们去玩雪,回家要求写一短文,她回家写文如上(不会写的字用拼音),呵呵。

我觉得她有头身脚的意识,就很好了。我鼓励她说:不错,作文写好了,玩去吧!”

【点评】

这篇作文,数了一下连标点大约是七十多个字,不超过八十个字。但确实堪称一篇短小精干的好作文。

无意中翻到了这一篇作文,是眼前一亮的感觉。在妈妈的感言中,妈妈对小朋友的评价也是:写得不错,去玩吧。

说到这里,其实由衷的欣赏、佩服这位妈妈。说心里话,也不知这位妈妈是真正觉得小朋友写得好呢,还是装着安慰一下小朋友写得好。拿出一份七十多字的作文来比赛,如果妈妈没有一定的眼光水平,那还真需要不少的勇气。

当初在搞“百字作文”时,有不少妈妈临阵怯场了,表示要等孩子写得有点模样了再来参加比赛。大家可以在心中自问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这一篇作文,是自己孩子的,您有勇气拿出来晒一晒吗?如果没有这个勇气,那又说明了什么呢?

有的妈妈讲:自己孩子写的作文不错,但是老师一打分,却与自己想象的高分不一样,是一个中等的分数。于是心里就开始发毛:是自己的辅导不得法?是自己的水平有问题?是自己的能力不够?

第一个想说的是,实在不必太纠结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孩子的分数。昨天发了一个回贴。大意是:

人的一生需要吃饭,但吃饭并不是人的一生。孩子们是需要考试,但如果以考试、学分、成绩,来丈量读书、学习、写作的话,孩子们能走的路,不会太远。

而我们不少家长,对孩子学习的要求、标准、方法、依据,有意无意,有形无形的,受到了应试的限制。

第二个想说的是,不必在意老师所作的评价。不客气地说,不知道一篇作文好不好的老师,还是比较普遍地存在的。

以这篇作文来作样本,如果您是一位老师,或者说您是这位小作者的妈妈,您有这个自信发现、欣赏孩子的作文吗?有这个自信把这一篇作文拿出来参赛吗?如果有,恭喜您,您上道了。如果没有,对不起,还要学习。

这一篇作文好在哪?虽看起来很短,但处处是精华。

一、正如妈妈所讲,头身脚的结构很好,很完整。从中我们还要讲小作文大道理,一定不要轻看了小作文。

我们讲全文头、身、脚;段落帽、衣、鞋。整篇与段落的原理是一样的。假如,我们把这篇小短文当成是一整篇的一个小段。那么头就是帽,身就是衣,脚就变成了鞋。换句话来说,全篇有全篇的品相,一段有一段的品相。

我们为什么要讲小作文大道理?为什么要讲体会篇、训练段、揣摩句、积累词?因为段就是浓缩的篇。这个道理,不妨打个比方:就好像是一棵树与一根树枝。一棵树,是长大的树枝。一根树枝,是化小了的大树。大家折一根树枝,是不是看上去也会感觉像一棵树?

用在作文的学习与训练上,就有了扩词、扩句的方法。把一段扩大就成了篇,把一篇压缩就成了一段。同理,把一句扩大就成了段,把一段压缩就成了句。这个道理,就犹如一棵树变成一条枝,把一条枝变成一棵树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作文,就是把一个题目----词(或是短语)扩成几句话(提纲),再把几句话,扩成几段话(从提纲变成段落)。

这篇作文的第二个特点:写得立体饱满。这个立体饱满是怎么体现的?有静有动,动静合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现在,来把这篇作文,当成是一部短小的电影。来看文字所表现的动作:

有的同学运雪,有的同学在堆雪——是处于运动的状态的。

老师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们……——是处于静止的状态的。

在《作文,多大点事儿》中例举杜甫的《望岳》: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云是大的,是白的,是静的;鸟是小的,是黑的,是动的。大与小,黑与白,动与静的对比,这个画面感就显得十分丰富厚重。

画面的丰富厚重,不是以字来衡量的,而是其黑白、上下、多少、疏密、缓急来表现的。

再来看《实战篇》举过的一例民国作文:

今天是中秋节。

早上我们照常上学。

下午回家,看到院子里放着一张桌子,上面排列着许多果品,像梨、柿子、苹果、月饼等。还有一支香斗,香烟正一缕缕向上吹着。

我想,晚上,还要同弟弟妹妹出去赏月呢。

在这篇民国作文中,“果品,像梨、柿子、苹果、月饼等”——静止的;而“还有一支香斗,香烟正一缕缕向上吹着。”——是动着的。

写静的时候,没有动,那不是真静;写动的时候,没有静,那就不是真动。这个辩证的关系正如“此时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道理是一样的。

如果把话扯远一些,我们看宇宙,是不是静的?但这个静是大动;我们看地球,是不是静的?岂不知地球自转、公转有多大的动静。相反,我们坐在公交车上,坐在“突突突”的拖拉机上,好像是摩托车跑在铁道上——疯疯颠颠,其实站在极远处看(比如在月球上看),这个动,连蜗牛都不如。

第三个特点:关联词拍出分镜头。

关联词的分类、作用、本质,我们在《基础篇》里讲过。在《基础篇》中讲的关联词的相关知识,确实有些理论化。所以这一次在《启蒙篇》中,专门划了一章,来讲关联词。特别是并列型的关联词,如:有的……有的……;一边……一边……,同时,不仅……而且……这样的关联词是孩子们务必要掌握的。

讲写作,说对称是主干。可是讲对称(句),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很快理解。那么,还是本着“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的原则,巧设方便,可以从并列的关联词来入手。用并联词,拍成分镜头。就本文而言:有的同学运雪,有的同学在堆雪,很热闹……这里的“……有的……有的”,就组成了两组分境头。

打个比方,我们知道一部电影是由一组一组的镜头组合拼接而成的。拍片子的时候,大家也会看到,有一个小助理,拿着一个小牌牌先把镜头一挡,然后大喝一声:ACTION!电影就开拍了。

在《作文多大点事儿 启蒙篇》中,我们举了几个例子。这些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其内在的意义在于对称的、多向的思维。由这些关联词组成的句子就是对称句。它们可以帮助小朋友像拍电影一样拍出很多的分镜头,让文字的画面更丰富、更有层次。

小朋友到公园里看到花,就可以写:公园里开满了花,有黄色的菊花,有红色的鸡冠花,还有紫色的玫瑰花……

在写校园的时候,就可以写:操场上,有的小朋友在跳绳,有的小朋友在追逐,还有的小朋友三三两两在散步……

去动物园,可以写:在动物园里,我不仅看到了调皮的猴子,而且看到了威武的狮子;不仅看到了小巧的斑马,还看到了憨厚的大象……

写一个人,小朋友可以写:我的妈妈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心地善良。

所以本文中,一年级的小朋友用“有的……有的……”这样的action拍出两组分镜头。在老师这一句话里,其实也是一个分镜头。我们可以人为的来action一下,可以变成:(这一边)有的同学运雪,有的同学在堆雪,很热闹,(那一边)老师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们……是不是感觉到分境头里还有分镜头,分镜头里有慢(静)镜头,有快镜头?

这就是我们在《启蒙篇》中从方便之门出发,以字词为出发点来讲作文。

在本文中,还有一个大家注意不到的亮点:开门见山。

作文的题目是《玩雪记》,所以小朋友一开头就写玩雪。这个意识非常好。而不是一上来就是雪花大啊,雪花白,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假使这样一开头,对于笔力掌控能力不高的孩子来讲,搞不好写的是下雪、赏雪,而不是玩雪了。

一年级的孩子,这么短小的作文,能注意到这一点,十分难得。

本文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叠音词“笑眯眯”的运用,十分传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