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乱说《论语》学而22: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2011-06-10 21:50:00)
标签:

论语

经典

教育

国学

分类: 乱说论语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我们来学新的一句。我在前面讲过,读《论语》要前后连贯,要像读剧本一样地来读,不能一句一句地断开学习,割裂理解。前面,孔老师讲了:“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夫子讲完这句话,他的学生子贡就很有心得,于是就接着老师的话讲:“老师,您不是说‘君子食无求饱’吗?不是‘居无求安’吗?老师,我有一个心得——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您觉得怎么样啊?我这个心得,是不是值得老师表扬一下啊?”这就是子贡的心得。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子贡。用世俗的标准来看,我们知道孔子有贤人七十二,弟子无数。在这些人当中,学问、道德最高的是颜回;武功最好的、性子最直的是子路。要说从这七十二个人里面选老公,我推荐大家去抢子贡。为什么呢?理由如下:一、子贡善经商,有钱,生活吃穿不用愁。二、子贡能言善辩,当然不是“巧言令色”的能言。他能把国君说得开开心心的,一定也能把太太哄得开开心心的。三、子贡有才也有权,他在几个邦国中当人家的高参。四、子贡聪明。有权、有钱、有才,还会说好听的,纯纯的钻石王老五。缺点就是:不知帅不帅。呵呵,好了,这是一个玩笑话。总而言之,通过这样的讲解,大家对子贡的性格特点就有了一个大概的把握。子贡也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之一。刚才的讲解中,其实也有我个人的看法,子贡也是我最喜欢的人之一。

子贡就问(我们这里,只能先简单地讲字面意):“贫穷的时候不诌媚,不去讨好别人;富的时候、有钱的时候也不骄傲。老师,你看我这个修为怎么样,我的学问怎么样,我的体会行不行?”这是一个大体的意思。我们刚才讲了子贡的身份,这个时候就要对“贫”与“富有一个更加完整的理解。这个“贫”与“富”不单单的是指物质上、财富上的,还包括精神层面的。这个“穷”不是单纯地指钱少财少,还包括了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我们说“人穷志短”,这里的“穷”也可以说是“志穷人短”的“穷”。大家明白了吗?

我们接着再来演绎这个故事。子贡就讲了:“老师,你看我现在学问、志向、财富、文凭都有了。想当初,我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我也不‘’,现在我有了这些的情况下,我也不‘骄’。”这是子贡的心得体会。我们说,要达到子贡这个学问水平,确实有难度。比如,我们现实中,工资少一点,地位低一点,可能平时“拱拱猪”,玩下“斗地主”,但绝不弯腰、曲梁,不讨好别人,不迎合别人;我过我的日子,你当你的官。这样的人,在现在真的难得。比如,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了解的,不说远的亲戚了,就说近的兄弟、姐妹之间,生活水平不一样,财、权、势不一样,无权、无财、无势的兄弟姐妹,或多或少的会去迎合有财、有权、有势的,这些都是人情世故,是很正常的现象。同样的,有了财、有了权,同时也具有了心理层面的、精神层面的优势了,能做到不骄也是很难的。再强调一下,这个“富”不仅指得是物质层面的优势,也指精神层面的优势。按子贡的个人体会来讲,这个境界很高了,所以他就洋洋得意地问老师:“何如?”——老师,我这样的水平是不是可以受到表扬了,是不是没有人能比了,是不是该配朵小红花了?

这个时候,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说好还是不好。而是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可也”——可行的,可以的。但是不如“贫而能乐”,不如“富而好礼”。这里“”与“”我们前面讲了,不仅是物质层面的,而且也是精神层面的优势。“乐”就是自得其乐的“”——不怨天,不尤人,乐在其中;“礼”,前面,我们也从不同的角度讲了这个“礼”。礼者,理也;礼者,定位也。现在,出个思考题:子贡与孔子俩人说的话,本质的差别在哪里?

刚才看一下各群,确实有不少高人回答对了。子贡是拿自己跟别人比,孔子是自己跟自己比。这就是讲到了儒家的核心精神:
求诸于己,不求诸于人。战胜的是自己,战胜的不是别人。我们再来解释一下这两者的对话,子贡讲:“老师,我穷的时候也不迎合别人”——大家注意,这里有个“别人”。孔子讲:“我穷的时候,自己却是开心的。”——这里面就没有了“别人”。体会到了吗?

我们用佛家的话来讲,子贡还是有“比较心”、有“攀缘心”、有“分别心”,而孔子就没有了“比较心”、“攀缘心”、“分别心”。这是两个人境界不同的原因。换句话来讲,过自己的小日子不要过别人的日子;鞋穿在自己脚上,舒服不舒服自己知道;水喝在自己的肚子里面,冷暖自知。引申来讲,在当下,我们的痛苦大多来源于攀比,把别人的日子当自己的日子来过了,能不痛苦吗?别人开好车、住好房、吃大肉、喝好酒了,自己开不上、住不上、吃不上、喝不上,所以就痛苦。这真是拿别人当干粮而不把自己当回事了。把别人的日子当成了自己的日子,这样的日子是过不好的。在此,孔子就告诉我们:自己的日子自己过,开心地过;别人吃肉得高血压,得富贵病;我一日三餐清清淡淡,食不求饱,身心健康,何乐而不为呢?内心“求诸于已了,这小日子就过得安分了、踏实了,就不会成天跟老公闹腾了。也不强求老公是不是子贡了。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