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石潭记》讲析(1):破题

(2011-02-28 08:31:00)
标签:

杂谈

作文

经典

分析

分类: 国学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今天讲小石潭记,枊宗元的。

为什么要讲?讲什么?一者,正好醉的孩子写了游记,这也是一个游记。正好,我们看一个大家是怎么写游记的,通过这个,我们就从古典里吸收文章的精华。这是一个用意。

第二个用意,这是初二语文课里的一篇文章。要求孩子背。但如果老师讲的不细,讲的粗,孩子不明白,怎么能死记硬背?一定要讲的细,讲的如诗如画,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理解了,不背而背,不记而记。

不理解,背了也没用处。 只是考验了孩子的记忆力,意义就小了很多。

我们重点讲三个方面。一是讲文字,二是讲顺序,三是讲心性 。讲顺序,也就是讲逻辑,讲逻辑,也就是讲图画。

我们先讲文字,文字的准确性。

这个小文章的题目是小石潭记,题目就是中心,是主旨。

一是“小”,不是大湖,是小潭。所以就不能有波澜壮阔的语言与文字,一定要写的小巧。

二是“石”,就是这个潭的特点,不是草滩。不是水库,是石潭。

第三,是“潭”,不是湖,不是河。这是标题,是标准。这是我们审题的方法与思路。

第四,记,就是记录。是一个游记。这个游记,写的是身之游,眼之观,耳之听。但更写的是心之游,心之触。

 

我们讲过,古文一定要抠,一个字一个字尽量的抠明白。古代人最讲用字准确,没有费字费句,也没有费句话。通俗的讲,加一字,就多 ;减一字,就少。这就是准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