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乱说《孟子》二十八:恒顺的叫卖

(2011-01-06 11:20:40)
标签:

杂谈

分类: 乱说孟子

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接着,孟子又举出在周朝的王道政治上,社会福利事业的成功,他说:鳏、寡、孤、独这四种人,是社会上最困苦无依的人。什么叫鳏,老了还娶不到老婆没有太太的叫鳏,老了却没有老公没有丈夫的叫寡,老了膝下无子无女,老无所养的,叫作独身。小孩子还没有长大成人,没了爹妈,叫孤儿。这四种人,是天低下最可怜的最没有依靠的。这个依靠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上的依靠,一个是精神上的依靠。所以,我们当下一定要常常唱一下那首歌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不一定要洗碗涮锅,但一定要和老爸老妈掏掏心窝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所以,周文王在实施仁政,搞社会福利的时候,一定要优先对待这四种人。换句话说,就有如我们现在,除了对于鳏、寡、孤、独这四种人,还要对于五保户,对于战争时期做过贡献的老军人,还人烈士家属,也包括离退休职工,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在福利改革的时候,都是优先要考虑照顾的对象。以体现我们这个社会的仁义与和谐

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王曰:“善哉言乎!” 曰:“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孟老爷子又借用诗经上的话来比喻:社会上一般衣食无忧的人是没有什么问题了,那就可怜同情一下孤苦伶仃的人吧。听到这里,齐老板又有点装了,其实是听不下去了。所以他就假装感慨,且也只是限于感慨的讲:讲的太好了,老爷子,诗经讲的太妙了(说不好是在感慨老爷子讲的好,还是诗经讲的好)。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又可以得到一个技巧。但凡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的时候,或者是听不进别人的批评指责漫骂的时候,一定要象齐老板一样,两眼一眯,脸皮一挤,笑容灿烂,假装感慨:善哉言乎。当别人再次要讲的时候,你再两眼一眯,脸皮一挤,笑容灿烂,假装感慨:善哉言乎。一定可以把话锋转了。一定可以避免尴尬。孟老爷子看到齐老板感慨,立马精神就来了,就讲了:老板,即然你觉得好,为什么不实行呢?孟老爷子是难堪的,他希望推行王道仁政,所以就不厌其烦,不怕浪费唾沫星子的叫卖着他的王道。但屡次被齐宣王在重要关头,看上去好象要成交的时候----都是笑哈哈的,假装感慨的转移了话题。即便这样孟老爷子也还是要顺着齐宣王的话,接上去,还是推销他的王道思想。用心之苦!苦如一个做小生意的老汉,扯着嗓子叫卖了一天也没有人搭理,这个时候来了一个泼皮无赖,无聊的无处解闷,看到老汉一个人在冬天雪地里叫卖。于是远远的喊一声:老头,土豆黄瓜几个钱一斤?外人来看,这个泼皮无赖分明就是寻开心逗闷子,而老汉脸上堆着诚意与热忱,迎将上去,以百分之千百分之万的希望与梦想,兜售自己的买卖。小辱换大荣,这是孟子的幸运。小荣换大辱,这是齐老板的悲哀

   讲到这里,就想到一个名词叫恒顺了(有一个上市公司就叫作恒顺醋业)。这个词在华严经里出现过,讲的是普贤菩萨有十个大愿,其中第九大愿就是恒顺众生。恒是恒常、不变;顺是依从、依顺。恒顺众生是顺众生的习惯,又把他从逆流中拯救出来,才叫恒顺众生。众生都是颠倒,颠倒就是逆流,都有如齐老板,有如泼皮无赖。普贤菩萨为何要恒顺众生?就是要从逆流中,把众生顺过来,把他们从逆流中挽救出来,恒顺众生,也就是常常不厌其烦地去教化众生令众生返迷归觉。释迦牟尼佛在修道时,有一次,下了很多天的大雪,有一只母虎带着虎子,出来找东西吃,怎么样也找不到,眼看这对母虎子快要饿死了,走路都走不动。释迦牟尼佛心想:我愿把我这个身体布施给老虎,让他们吃了以后,好发菩提心,成无上道。发了这个愿后,便跳到虎的身边,舍身喂虎。但我们要知道,我们恒顺众生是要把众生度过来,是随着我走,不是跟着你走。孟子的境界就是恒顺的境界,顺着你的话头讲,但绝不让你牵着鼻子走。顺着你的话头讲,是为了恒顺你,恒顺你是为了度化你,把众生从迷途中拉出来,你讲什么都是好好好,是是是,但讲到最后好好好是是是恒顺成了仁仁仁、义义义。这是孟子的伟大。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又在这里推销王道了,他好像推销员似的,随时随地都在叫卖:“王道!王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