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说《孟子》12:一羽不举,为不用力
(2010-12-17 09:19:59)
标签:
杂谈 |
分类: 乱说孟子 |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
孟老爷子也没有正面回答齐老板的问题。而是讲:假使有一个人告诉你,他两只手的力气,可以举起百钧千钧万钧来。可以把西玛拉雅山举起来。可是要他去捡起一根羽毛来,他却没有办法。至于他的眼力,可以把秋天鸟类换毛时,身上刚长出来的茸毛末梢,都看得清清楚楚。可是有一整车的木柴,他却看不见。像这样的话,你齐老板会相信他吗?好比一个员工跟你讲,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锹动。可是你让他找把铁锹来把路面的雪铲开些。他说做不到,你相信这样的员工吗。这样的员工,其实就是赖蛤蟆打喷嚏---口气大,胃口小。
齐老板说:不!当然不相信,世界上哪有这种事,哪有这样的人呢?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老爷子一下看齐老板的话头也是踩上了节拍。于是就讲了:可是呢,现在有一些老板的做法就不好理解了,他们能养宠物狗宠物猫,对它们比亲娘亲爹亲儿子还要好,他们看到那些牛啊羊啊的没什么错就送到屠宰场里,而心生同情恻隐。但是呢,这些老板却对自己的百姓员工差的很,看到他们没有房住没有衣穿没有粮吃,也是无动于衷。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样子的行为是什么道理呢。所以一根羽毛举不动,甚至空气也举不动,是不想用力,力不想用。一整车的木柴看不到,是因为长着个水泡眼不想用。员工的生活困苦,是因为老板没有关怀备至。这样的老板只是小老板,这样的老板当不了大老板。是因为没有做,不是做不到。
这句话,我们应该为齐老板胖墩墩傻呼呼的样子笑了。大家一定很熟悉滥竽充数这个故事。《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宣王性格的可爱:
一,好热闹,喜欢人多扎堆,搞个乐队都要三百人;二,每有会意,不求甚解,有声响就行了,何必管他是什么乐呢。三,不拘小节不重细节。是不是有人混水摸“竽”何必在意。四,与人为善,出手大方。廪食以数百人,见者有份,开心就好。五,耳根子软,听得进别人的任何意见。
听到孟老爷子的话,他还是有点不明,但我们还是应该欣赏齐老板那种不懂就问绝不装洋蒜的风格。齐老板问----其实齐老板的问题是深刻的,有时看上去很简单的问题,其实就是很深刻的。他问,不想做与不能做、做不到,这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呢?老爷子请进一点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