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老子死了,老聃就是老子,老子的朋友秦失去吊唁。三号而出。这个三号,结合上下文肯定不是哭了三下,为了增加意趣,换成今天的话,这个号,大家可以想象成秦失伸出手指,亮出一个“V”型的手势,然后是“欧---也---,欧---也---,欧----也----(OH
,YEAH),”三下。然后就出来了。
2、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
老子的弟子就奇怪了:你不是我们家老爷子的朋友吗?
3、“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怎么人走茶凉,怎么这个样子号呢?
这个样子吊唁,可以吗?是朋友作为吗?是君子作为吗?你这样吊唁,太不够朋友了吧。你不哭鼻子抹眼泪也就罢了,怎么这么个号法啊?做人一点也不厚道啊。
4、秦失回答了: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 而今非也”。
---是啊,我怎么不能这样嚎丧呢。起初,我以为你们是称得上是人啊。延伸了讲,就是,原来我以为你们是值得称道的人啊。现在看,你们不想我想象的那样值得称道啊。
读古文,关键是读出意趣,不必在意什么是准确的意思,说真的,根本就没有百分之百准确的意思。关键是读出意趣。所以是翻成称道的人,还是人,都不重要。关建是看意趣到了。
陶潜《五柳先生传》里讲:“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不求甚解,不是浅浅的了解,面是要有会意,深得其趣。
5、秦失接着说了: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我刚才进去吊唁了,看到有年岁大的在哭,好象在哭自己的孩子。也看到有岁数小的在哭,好象在哭自己的老母。
6、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之,不蕲哭而哭者。
你们聚集在这里,必定有不想说的话而说了,不想哭而哭了。
7、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这是背离天性背离情感的---倍者背也,违也。而忘记了生命的本来。
什么叫生命的本来 ?也这是一个问题了 我们在讲金刚经的时候
讲过了生命的本来是真我是本性,而不是肉身也不是意识思维,所以古人把这种情况称之为“遁天之刑”。
“遁天之刑”---但大体的意思,违背天性。还是不直译的好,这个意思就需要慢慢体会,比方说我们说做恶业遭天谴,这个谴当什么讲?谴责,责罚,惩罚,都包含进去了。所以这个遁天之刑的刑,不要简单的翻译成刑法刑律。这个刑,勉强说,就是天意,细细体会。勉强说,就是不该说的说了不该哭的哭了,是违背天之条律天之法规的。
所以
我们就知道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在古文观止里陶潜就是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就讲“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讲的就是会意有了意趣才是重要的不是每字必解每句必究。会意了
才是读书的高境界。所以当代好多人把这个不求甚解真的不求甚解了。以为听不懂就听不懂了不会就不会了不求甚解了就好了。这是大错特错的。
8、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一个人,生下来,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因为他应时,趁时,时候到了,就来了,去---死了,也是顺应天命顺应自然。
是视死如归,归回到生命的本来,时候到了,就走了。所谓,生者寄也,死者归也。活着,也只是寄生,死了,才是本来。物壮则老,盛极必衰。这是自然的,不可违背的。
这里的夫子,可以直释成---是老子,也可以不求甚解 释成 人
----泛指 但不脱意趣 不背离文章的主旨就行。
9、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
庄子讲的意思是什么,一个人真的不怕死了,就什么也不怕了。真的参透生死了,。随时随地心安理得,顺境也是顺境逆境也是顺境。任何后天的情感,包括那些功名利欲还能困扰的了他吗?
讲的再直白一点,你们老师说是死了,但是他那是顺应天道,顺应自然的走的,哭的声音---哀乐能浸入他的心吗?
古者谓是帝之县解。这个在远古代就叫帝之悬解。帝是什么?帝就是天,就是道。用佛理来讲的话就是佛。这个东西,这个境界,在过去都可以叫做天道的悬解。
这个帝字 也是值得领会的。所以,我们中国人翻成上帝,天帝,皇帝。就是有至高无上的意思在里面。
何谓悬解,有答案的叫作解,但一般人众人凡夫解不开的谓之悬。
讲个笑话,说过去一个的农村家的女孩,被选进皇宫了,在进宫前那个哭啊嚎啊。后来进了皇宫,不愁吃不愁穿,吃香的喝辣的,穿金的戴银的,那个美啊。心里就老后悔当初进宫前哭了。所以参透生死的人,就是视死如归,如进皇宫,开心着呢。没有参透的人,以为进了皇宫比进地狱还可怕。
之前讲过 ,我们讲了金刚经,再讲国学,就好理解了。要不然,读庄子也是悬解了。大家以为我在乱扯呢。
用心经来讲---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竞涅盘。心没有负担了,没有任何牵挂了,就什么也不怕了,一切无怕,就没有人世间的那些乱七八遭颠倒的想法和观念了,就可以视生如归,进皇宫了。
孔子讲不知生,焉知死。活都没活明白呢,怎么能讲死,怎么能明白死是怎么回事。老子是生死都了了。
道家讲,人一出就是死 就慢慢的走向死亡,而相反死是生,是重生。
用佛家讲就是从新胎,换个生命再来到人世。但要是做恶太多的话,就入了畜生道,或是地狱道。要是福德大,投了人胎,并且还去了有钱有权的人家。长的还漂亮帅气,头脑还智慧。
用佛理来讲,生是什么,只是本我寄生在肉身与形骸上罢了,死了,只是肉身与形骸腐烂了,本性无所可寄罢了。
你们老师是什么人,他早就明了了---你们还在这里哭什么?你们的老师是得道之人,是高高兴兴带着喜相走的,你们这样哭天抹泪的,你们的老师是白教你们了。
这就是为什么秦失伸出手指,亮出一个“V”型的手势,然后是“欧---也---,欧---也---,欧----也----的原因了。
10、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指者旨也,宗旨。薪者木材也。木材没了是因为变成火了,火是可以传下去的。这是字面的意思。
但深层的意思是什么?
用佛家的话讲,就是轮回,薪就是肉身就是骨骸。肉身没了,但那个本我,真我,是不会穷尽的。用心经的话讲,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薪尽火传,永存恒在。是为养生。
哭什么呢你们,你们的老师现在是进了皇宫进了天堂了,你们还哭什么,老子是肉身而死,其实老子是仙化了。呵呵,信不信由各位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