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乱说庄子----养生主之一

(2010-11-01 18:49:53)
标签:

杂谈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看到一些中学教室的走廊里就有这样的字: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其实这是断章取义的。这也许反映出当下的教育,一派胡言,一片谎言。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这句话直译是没错的。但片言只语,断章取义,不符合庄子的思想。庄子后面还讲,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想用有限的东西---生命去追求无限的东西----知识,则殆也。两句话放在一起,才是庄子的原义。

      则殆也---这个殆 是什么意思?殆者,疲惫,消耗。

      但不能简单的理解。用句英语来说的话就是over-----game over的over,现在比较时尚的话是“哦”了。这是意趣。

      所以全句来看,庄子是否定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的。因为知识是学不过来的。

     2、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明知这样做是不对的,还在乐此不疲,那就更“哦”了。所以,学习,高明的不是学术,而是学道。术有几何 ,道只唯一。所以我一直提倡学东西要内心,而不是外放。

      所谓外放,就是跟着时尚。一会电脑吃香,就学个等级证书,一会英语吃香,就考个等级英语。一会听说会计是越老越值钱,于是又整个会计证。我还真的见过那种电脑证书,写作证书,英语证书,驾使证书,会计证书,书法证公文写作证书,一大堆证书而百无一用的人。

      说个笑话,有些人为了证明自己是个人“柴”,都恨不得把出生证、健康证都想拿出来证明自己是----个-----人------物。

      片面的看,有大部份人工作不如意,都喜欢把原因归结为自己证书不多。庄子告诉我们,这是个天大的错误。再学下去,就殆了。

      孔子论语中讲: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同样也是这个殆。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是拼命整一大堆证书,那就是殆了。如果把庄子和孔子的话联成一个对话的话----有点关公战秦琼的味道-----那孔子也许听了庄子的话就讲了:所言极是,所言极是。学习了不思考不总结,就会殆,光在那干想,梦想,空想,那就是罔。

      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明知这样做是不对的,还在乐此不疲,还要接着搞证书,那就完蛋了,不可救药了。

      所以呢,我们开始遵从两位老人家的谈话要点,不能再死学那些本本了,开始我们的思考吧。

      这是庄子给我们的结论。根本不是学校走廊里挂着的误导孩子们的意思。

      3、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这话说的好啊。这也是庄子倡导的 直译是一个真正会养生的人,做好事不留名 做坏事 也不会受刑。但不要停留在这个字面上。不要以为真的有人 做了坏事就不受刑了象崂山道士一样学了穿墙术就可以抢银行了。

      好事不留名,说的境界高一点,就是佛说的,不着相布施,不贪着福德。全句理解,就是根本没什么好事和坏事之分。空的。不着一相。做了事没有好的想法,也没有不好的想法。做了就做了,这才是高境界。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其实说了两头,把两头堵住了,就是圆通了。真正的通圆是什么,是无有定法。真的武功是什么,是无有招式,心有中剑,真正的学问,不是本本,是把本本扔掉了,是书里的又出是书里的,运用之妙存呼一心,便这是个道理。

      与其向外求,不如抱元守一。元就是一,一就是元。

      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一,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二,这是什么境界?用论语里的话讲就是孔子到了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所以大家一定不要理解错了,以为是做了错事不要让人发现。

      为善无近名----阴功积德。施恩不妄受恩勿忘。佛法里讲,这个叫不住相布施。中国有句话,叫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讲个故事,说过去一个路边有一个菩萨像,有一个人路过,看到下雨了觉得这样让菩萨淋着不恭敬,于是就拖了鞋,戴在了菩萨头上。这个人走了,后来又过来了一个人,看到菩萨头上有只鞋,就觉的把一只臭鞋放在菩萨头上太不恭敬,于是就把戴在菩萨头上的鞋取了扔了,----于是菩萨还是让雨淋着了。这个故事可以说明这个道理,无心还是有心。一切无绝对,只有心是绝对的,外在的好与坏,全是梦幻,全是浮云,全是颠倒。所以讲,万法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个大家一定要醒悟。

      刚才有妈妈问了,钢铁股如何?地产股如何?这心啊,全外放了。这么多的股票,关注的过来吗?学习的过来吗?所以这也是以有涯对无涯。心乱了,外放了。知识那么多学不过来怎么办,放下嘛。

      庄子讲的中心是什么,是提得起放得下,有随心随欲,平常心,真心是道场,不要为烦恼所缠。

      要提得起,放得下。提不起来,也放不下去。心当然乱。乱了就“哦”了。

      4、缘督以为经

      看武打小说,我们经常看一任督二脉。任脉是人身前的脉络,与任脉相对的是督脉。就是沿人的脊椎一直到后脑的那条脉。所以,练气的,练身的,这两个脉就很重要,且是特别的重要。因为人的内脏大部份都是挂在这脊椎上的。或者说人的五脏六腑是以这处脊椎为中心的。当然,这是中医问题。但我们也要知道,庄子的意思不只是讲这个具体问题。而是讲大道正确了,中心抓住了,主流把握了,就可以善始善终了。

      现代,我们讲企业管理,或是做一个职业人,常说有一句话,叫做正确的事,然后正确的去做事。讲的就是先把握方向主流,然后再寻找正确的方法。如果方向不对,越是正确的方法越是危害性大。本来我们要往北去,结果呢走反了,向南去了,那这个马车跑得越快,就越是离目标远的快。这就是南辕北辙的成语。

      讲企业,或是讲财务,我们常提,讲效益讲效率。效益就是正确的方向,大体可以理解成经济指标,效率就是做事的频率。一个企业不盈利,越是运转的快,越是动作多,招数多,措施多,越是死的快。

      所以换句话讲,做正确的事,就是效益;正确的做事,就是效率。大家平时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要用心观察,用心体会。

      所以庄子讲完生命有涯知识无涯之后,就讲,要抓住重点,入呼其内出呼其外,进得去,出得来,不固拙,变通。内收而不是外放。

       5、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这里讲的是养生,这个生是什么,是肉体之身,是生命。但养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中医理论里讲过,上士养心,中士养气,下士养身。

      可以保身--这个保,一定要品味、体会。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保身的保怎么讲?我们讲保暖,就是这个保,本来身体是暖的,天冷了,我们就穿衣服保暖,保身是什么?本来身体无病,我们就通个养心养气养身,来保全,不得病。

      全生---从始到终,以佛学的观点来看,这是好大的福德了,横死就是做了好大的恶业了所以才有横死街头,横死就是不该死而却死了。

      养亲---不必白发人送黑发人可以尽孝。尽年,就是自然死,人生一大幸事就是睡到自然醒,同样的道理,死到自然亡,那是最大的福报,眼睛一闭,哦了。无病无痛。多好。也不给别人带来麻烦。因为久病床前无孝子。

     总结一下这一自然段的总体的意思:

     一 、不要断章取义。

     二、不要以为神人就可以做坏事了,而是讲,高明的人,做事很圆通,没有所谓的好,也没有所谓的坏。不分别,不比较,随心所欲。

     三、 在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知识的选择前,要专一守大道,而不是心乱求证书。要抓住大纲、要领。

    四、这样就可以在生命中全身,善始善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