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凡事都讲个诚敬二字。八佾的主旨是讲“礼”,礼之用,不在形式,而在于心诚意敬。前面说到了,没钱孝敬父母,常回家看看打个电话。有钱吃好喝好,如果色难,与养犬马无异。办丧事,如果想简单也没关系,那是新事新办,但心中装一份悲戚与哀悯,是不可省却的。
这一句讲的就是在祭祀与祈祷时,也要重一个心中的敬意。
讲到神鬼,总是让俺想到古人的心灵如此接近。夫子的思想里是有“鬼”的。庄子的思想里是有“道”的,佛家的思想里是有菩萨的。常跟朋友家人说的一句话是:你可以不信,但你不可以不敬。
有一次,一个朋友说自己最近背时背运,问我是不是去五台上看看。俺的回答是,看机缘。三世十方便是佛。家里有佛,街上的行者是菩萨。抬眼有佛,低头有佛。含藏着大慈大悲的心,说不定,对面相遇伸手管你要一点布施的乞士,便是菩萨的化身。心中有佛,何必远求到深山?心中无佛,寺庙里的金身佛象也只不过是一堆泥疙瘩。
所以,夫子说,祭祀时身临其境,如神在前。在祖宗面前还巧言令色,有点大逆不道。夫子还说,祭祀的时候,如果有人代劳,还不如不祭。
现代人,太多的礼节,又有太多的形式,那而种有如佛在,有如神在的诚敬之心多乎哉不多也。
玫瑰花虽多,但心不诚,真的莫如一棵韭菜花。刘备的聪明,就在于雪天顾孔明。
祭神如神在,求天如天在。心中无所畏无所谓了,那干脆不要祭,也不用求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