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教孩子学论语----之七

(2010-08-01 17:52:54)
分类: 国学
《为政----送礼与谄媚,尊师与敬鬼》
 
龙爸深深地感到,如果再学而学而学而地下去,自己真的快成了自家阳台上的柿子---不仅俗,而且贫(贫嘴),更是瘪了(说来说去没什么货色了)。所以痛下决心赶快说为政第二吧。
这几日小学生论坛里最热闹的恐怕就是关于给老师送礼的话题了。深以为虑的有之,坦然面对的有之,静观以待的有之,我行我素的有之。我想看了龙爸的贴子“不患无位患无所立”(不担心老师关注不关注咱们的孩子,多想想人家老师关注你孩子的理由)的也有之吧。

为了统一思想明确目的制定措施强化落实取得(通过给老师送礼达到教育孩子的)成效,龙爸以一人之肉肩且担一回“道义”了。也巧的很,学而第一重点讲的是学问的内在修养,而为政更侧重学问的外用了。

论语的为政中最后一段话是: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这下半句,龙爸为了担当道义,就贪污扣下放在小金库里了。
上半句“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什么意思?好比想发财供个财神(也有供关公的),不算意外。家道渐衰想来点喜庆气象,供个大肚弥勒也不足为怪。要想稳坐官场步步高升,供个不倒翁,也算世故。为盼早生贵子,供个观音菩萨也是情有可原。这就叫该祭的祭,该拜的拜。该烧香的烧香,该磕头的磕头。反过来,想发财却拜不倒翁,想生孩子却供了个济公,那只好把孔老爷子的话----“偶真是个谄媚的势力小人呀”写成一个纸条沾在他的脑门上了。
所以,该不该给老师送礼,送什么样的礼,什么时候送礼,全然要看是为了发财还是升官、是为了喜庆还是为了生子、是为了交流还是为了交友、是为了培养孩子尊师重教的品格还是为了让老师能帮咱们低年级的孩子擦擦屁股了。如果,如果没有目的,只是看到别人送粽子就想送饺子,看到别人送美元就想送金戒。那还真有点“谄”了。(看了网上的贴子,龙爸有两个意外的感动,一个是某某妈让孩子端午节这一天让孩子给老师送两个粽子----如果我是老师,我真的会感动。一个是某某妈在教师节的时候提醒自己的孩子自制礼品送给老师----如果我是老师听到妈妈和孩子的对话,一定会真的感动)

孔老爷子在八佾第三里还说了一句话: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旧时鬼与神是同一类)。这句话怎么理解。供观音也好供关公也罢,供奉了,就得当回事儿。就得认为观音能送子关公能送财(否则----你不信还要供着,不也是谄呀?)。回到送礼的问题上,那就是说,你既然送了,那就要诚心实意心甘情愿满腔热忱。千万别刚才还是笑脸,转眼就是阴天,前脚送完礼,后脚就骂开。那只能说是谄之又谄了。(龙爸小时候洗碗的时候总是一腔怒气满嘴怨言,结果俺妈说了,你是碗也洗了话也说了,还落了个态度不好,何苦呢-----龙爸现在深以为然)
雍也第六里还有一句话: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智)也。有人问孔老爷子,你信鬼神吗?老爷子说,那是当然,俺不仅是相信,俺还是特别特别特别的相信。又问你是怎么怎么特别相信的?老爷子说:虔诚地敬仰他们,但却远离他们。这是真正的智了!
虽然我们还没有真正见过一尘不染清如明镜的圣人先哲,但我们的内心世界里必须相信他们的存在。正因为内心深处相信他们的存在,所以我们才满含希望。这也是我们仍然把教师当作最神圣的工作之一的原因。

龙爸最后还得引用了一句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说到送礼,龙爸认为:世俗并不是庸俗,真的世俗了,就通达如镜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