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学论语----之六
(2010-08-01 17:44:31)
《学而----千呼万唤与三“乎”四“患”》
曾经,白居易老爷子在浔阳江头千呼万唤,如今,龙爸也对着屏幕三“乎”四“患”。
昨天,龙爸讲了三乎。今天龙爸想讲四患。
学而的第一句讲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的最后一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的编撰者把这两句放在一前一后,一首一尾,首尾相接,前后呼应,应是精心考虑的。我们在读论语时要注意到每一章的各句之间的融汇与贯通(龙爸在看论语时会进入一种读小说的状态)。断章取义,咬文嚼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斑纹而不见全豹,都将难以把握它的整体节奏和中心思想。老爷子讲来讲去还是那句话:人家不理解你,冤枉你(更甚者何止是冤枉,说不好还有砖瓦侍候),没什么关系。重要的是你要了解别人呀。何谓知人也?先说四个字:知人,晓事。再说八个字,即,知人之明,晓事之聪。后说十四个字:人情练达既文章,世事洞明皆学问。孔老爷子怎么说都是讲人情世故。
龙爸几天来拾孔老爷子之牙慧地讲人情世故,觉得自己跟晒在家里阳台上的几个柿子(别人送的)一样----俗透了。可真的没办法,龙爸虽信理想的力量,信物质刺激的力量,也信辣椒水美人计的力量,但最信的还是人性的力量。
说到此,龙爸再偷一回懒,将昨天发一个个贴子考将过来:
妈妈带着小明,遇到了妈妈的好朋友小张阿姨。阿姨刚买了一兜子草莓。阿姨问小明喜欢不喜欢吃草莓。小明点头。阿姨就请小明拿点草莓吃。小明害羞不伸手。妈妈鼓励小明大胆点。小明还是摇头。妈妈问小明喜欢不喜欢吃,小明点头。妈妈说喜欢就拿,这是妈妈的好朋友。小明摇头。小张阿姨直夸小明真懂事有礼貌。小张阿姨就从兜里捧了一大把草莓放进了小明的袋袋里。回家路上,妈妈想乘这个事教育小明遇事既要懂礼貌也要大胆。于是就问,你喜欢吃草莓,为什么不大胆拿呢?
小明回答:因为阿姨的手是大手!!
阿姨不知小明手小,而小明知道阿姨手大。妈妈以为小明胆小,而小明却自识有心。这并不是什么心机与诡计,这是人性的自然迸发。与想吃又不敢拿、想拿又不敢多要、想要还要看爹妈暗示的孩子相比,龙爸更喜欢小明这样的率真。因为他最后终于说了一句:阿姨的手大手。
讲了这两患,龙爸想到了另外两个“患”(在哪一章节里龙爸忘了,也没功夫去查阅)。即,子曰:不患无位,患无所立。
龙爸早年深受这句话的影响。工作后,饭比别人少吃,活比别人多干。苦的东西多吃,甜的东西少吃。班不可以迟到,但一定要晚回,别人坐办公室,俺(在组织安排下)到了班组。别人写官样文章,龙爸写调查报告。结果呢,嘿嘿。
不患无位患无所立怎么讲?龙爸以为即可以笼统地讲,也可以具体地讲。具体地讲,假如想当官,那好,不要担心当不上官,要多想想自己有没有当官的资本。想发财,那好,不要担心能不能发财,要想想自己有没有发财的本事。要想学习好,也成,不要担心分数高不高,最应担心的是你为了高分而付出的努力。想结交朋友,也成,不要担心能不能结交到良师益友,最应考虑的是你在交朋友时是不是付出诚信与热情。等等等等。这句话真成了如同变形金钢。想套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什么人物身上都象量身定做一般。
龙爸过去在公司里也管过点琐事。有大学生员工想找龙爸意思意思(想搞好人际关系),龙爸会说:别学做人,先学做事。有员工找龙爸想涨工资。龙爸会给他一张白纸:来,写出你该涨工资的五条理由。最后,龙爸再给他大讲一通不患无位患无所立的道理,然后,连欺带骗、借尸还魂、张冠李戴地再讲一大通龙爸当年如何如何地不患无位怎样怎样地患无所立的革命思想和英雄气慨。结果说得那些刚毕业的小豆包们连连称是频频点头感激涕零屁滚尿流地回到了自己的坐位上。
嘿嘿。
|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