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大背头弥勒佛”是上了企业的当
(2013-05-02 15:37:34)
标签:
时评杂谈 |
据报道,近日河南洛阳偃师龙华欢乐园内一座“大背头弥勒金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不少网友调侃质疑,并吐槽:混搭无界限。对此,龙华欢乐园发布公告,决定近期拆除这个雕塑。现在走进这家欢乐园可以看到大背头的佛像已经用布包着头进行了处理,手上的佛珠也已经不见了。
乍一看,这场闹得沸沸扬扬的“大背头弥勒佛”荒唐闹剧,是因为网民的质疑和吐槽而匆匆收场,属于网民的胜利。但鄙人觉得此举是经过企业精心策划的荒诞闹剧,或者说是一个违背宗教传统文化的所谓“创新”,需要的就是广告效应和社会效果。现在,吵也吵了,闹也闹了,应该达到的目的也达到了,闹剧也该收场了。不然,谁知道什么“龙华欢乐园”?从这个角度说,企业是赢家,并不是网名的胜利,而是一开始就设置的一个圈套,网民被牵着鼻子走。如果企业做广告,即使花费巨额广告费,也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这是其一。
其二呢,“此地无银”,推波助澜,顺势而行。正当网友纷纷质疑这尊雕像到底是佛还是人,龙华欢乐园官方网站声明说,此雕像为该企业创始人的人物肖像,对此塑像所在地的偃师市高龙镇人民政府回应,建造塑像属于企业的个人行为,已建议企业参考网民意见尽快进行修缮。这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但只要一想,就觉得是有意而为了。一个企业家,假设因为自己有钱,就可以把自己塑造成神像,让信徒们前来跪拜,哪受得起啊。如果他真这么做,不是鬼迷心窍,就是脑子进水,疯了傻了,成白痴了。就因为是正常人,使出这一招,赚够了网名眼球,达到了广泛效应,该收手时就收手了。此事本来与政府无关,而此时政府也出来表态,连政府也搭上车,知名了。
所以啊,“大背头弥勒佛”是企业经过周密策划而出笼的,一些网民都被忽悠了。如果雕塑不是“大背头”,就是一个弥勒佛,就是有心炒也炒不起来。企业正是抓住了网民的猎奇心理,导演了这出人神共舞的荒诞剧。嗨,善良的网民还为之口诛笔伐、义愤填膺,其实是上当了。这样的策划看着幼稚笨拙,但对于感性的网名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