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性病与农民工:难解的题

(2013-05-05 17:09:14)
标签:

随笔

杂谈

我首先要声明的是谈论这个世俗的问题,并没有歧视农民工的意思。我一向对农民工都怀有敬意。因为城市有了农民工参与建设,才旧貌变新颜;市场流通有了农民工的加入,才那么欣欣向荣。农民工的形象,也因为他们的辛勤劳动,变得丰满高大。

为什么又要把他们和性病扯在一起呢?对于这个问题,原本是不想说的,担心一些农民工不理解,质疑为何哪壶不开提哪壶,非要抠疼处?这篇短文,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才动笔。写这篇短文的原因,是去年与一位作家朋友的闲聊,说着创作上的事,就说到了农民工问题,他也是大发感慨,给我讲起农民工和性病的问题。

作家朋友的老家,在一个高寒贫瘠的偏远山区。他说有一年回老家过春节,少时的朋友听到他回来,都来看望。他的这些朋友,大多长期在外打工,也是临近春节才回的家。多年不见,难得凑在一起,他心里自是高兴,谁来了都热情倍至,迎进家门。相比之下,他在省城工作,又是作家,是成功人士,不敢怠慢朋友,免得让他们见外,骂自己进了城就忘本。

可是他热情,母亲可不热情,对这些从小长大的朋友硬是不给面子。他说他母亲见朋友一来,就守在门口,像保安一样,一一叫着名字,叫到的才可进屋,没有叫到的就呆在门外。进了屋的,又要安排谁可以坐凳子,谁不可以坐?这让他十分尴尬和不解,以为母亲做过了头,难为了朋友,不就是叙叙旧吗?怎么把他们分成三六九等?他于是觉得这样做不妥,伤了朋友情分,说服母亲不要这样做。

谁知他才开口,就遭到母亲的拒绝。他的母亲说,他多年在外,这些他的朋友也不像当年那样老实本分,因为长期进城打工,放纵了自己,做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染了怪病,成了病人和废人,害了妻子和家庭,村里人都不敢沾他们。他母亲说的怪病就是性病。这下他明白了母亲的用意,性病是可以传染的,所以严重的门也不让进,一般的允许进门但不准落座,只许占着。一群朋友的相见,就这样在不平等中的氛围中难为情地进行。

朋友走后,母亲就毫无掩饰地斥责这些朋友都不是东西,猪狗不如。说就是因为打工,把老婆儿女留守家里,苦了点钱就去寻花问柳,带来一身的病。回来又不自觉,还把那病传染给老婆。这下可好,夫妻俩都染上了。你说这还是人吗?他们把一个好好的家活生生给糟蹋了,就是治这种病的针水,打一针就要多少钱。原本一个家庭虽然贫穷,但没有这种病,过得简单自在。一染上这种病,这个家就像得了瘟疫一般,一下子就没有了生机,不仅愈加贫困,负债累累,而且使父母子女都抬不起头来。“这些挨千刀的,真是害人害己!”他说他的母亲忍不住就这样骂,很难听。这已经是给他面子了,要不然平时别说进门,就是还远远的就骂得走开了。

讲到此处,作家朋友也是摇头叹息,说这些伙伴当初只是想见一见世面,哪知得了性病就后患无穷,把一个家庭带入灾难的深渊,真是悔之晚矣。农民工的性问题,看来是一个大问题,对家庭对社会的发展关系重大。怎么解决?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解决不了,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家庭和社会健康走向,酿成恶性循环,产生无数个贫困家庭。

不过,对于农民工性要求这个最敏感也最现实最难以启齿的问题,在前不久召开的人代会上,记得有一名农民工代表刘丽说,为了解决妇孤男寡女精神上的孤寂、生理上的性饥渴,许多年轻的农民工在长期夫妻分居的情况下,组建了打工潮下的临时小夫妻刘丽代表指出的农民工“临时夫妻”现象应该很独特,应该是少数。我想如果是这样,不仅解决了性饥渴的问题,也可以控制性病的蔓延,但问题是这又违背伦理道德。“临时夫妻”其实不符合中国国情和家庭观念,难以使人理解。因而,这一现象嚷嚷了一段时间,就没有了动静。

看来,解决农民工的性需求仍然只是“纸上谈兵”。性需求没有正道解决,必然暗娼猖獗,性病也将如影相随。打工没有使他们过上想像中的生活,而性病可能使他们越来越贫困,甚至一直陪伴。也难怪,厕所里巷道里的“治性病”小广告也才会那么多,形成一道独特景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