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同意设“路遥文学奖”很理性

(2013-02-06 16:37:17)
标签:

文学杂谈

文化

(已发表)

这奖那奖,中国就从来不缺文学奖。随便看一看,这些年来除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冯牧文学奖、姚雪垠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等规格较高、声誉很好的全国性大奖外,其他各类层次的文学奖还有很多,比如各省市级的、杂志的、县级的。一年到头,还有这种赛事那种征文,都评奖,很热闹。还有民间的,也“花开其中”。局外人一看,感觉中国文学太繁荣了,甚至有外国作家也大加羡慕。其实,这些奖是否都推动了中国文学的进步,那到不尽然。

这不,龙年刚接近尾声,传闻在这些以文学名人们设立的奖之中,“路遥文学奖”又要登场了。这是《北京晨报》的消息:在著名作家路遥去世20年后,以他名字命名的“路遥文学奖”日前在京启动。路遥女儿路茗茗29日却做出回应称,“不同意目前设立路遥文学奖”。该奖总发起人高玉涛对此表示,他将进一步与路遥家人沟通,并希望该奖还要继续办下去。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路遥女儿对此很冷静理性,加以拒绝。当然,发起者没有错,也可能是一片好心。按设想,路遥文学奖为纯文学公益性质,旨在倡导文学关注民生和普通民众,鼓励和促进现实主义文学的创新和发展,挖掘、发现并奖励在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的优秀作品和作者。有评论因此认为,此举是对路遥的爱戴和怀念,是对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文学精神的弘扬,应该得到路遥女儿的认可。但路茗茗的表态何以让人不可思议?为他父亲设个奖,应该支持赞同才是,咋就拒绝了呢?

路茗茗拒绝有路茗茗的理由。她认为“觉得目前条件还不成熟”,“设立一个文学奖项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万一出现了状况,不仅影响我父亲的声誉,也会辜负发起者良好的初衷”,“哪怕是公益性质的,都会让我和家人面临很大的压力”,“如果父亲在世,他也不会同意这么做的”。如此等等,路茗茗拒绝的理由是充分的,表达的意愿是真诚的。何况眼下,因设奖敛财,遭遇毁誉的也不乏例子。有的文学奖为评奖而评奖,有的违规设奖乱收费用,有的评的不是作品而是人等等怪事频频曝光,让一些奖项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受到质疑,甚至滋生出沽名钓誉等腐败现象,成为少数作家和批评家甚至官员的自娱自乐。这显然已背离评奖本意,甚至严重伤害了文学创作的环境。如此,增设“路遥文学奖”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这一点上,路遥女儿的确比倡导设奖者清醒理性得多。她不想使以父亲的名义来蹚文学奖这塘水。优秀的文学奖不在多,而在精。多了,就变味了。文学创作的繁荣,的确需要一些奖项的推动,但假设文学奖设立过多,好作品就会大打折扣,繁荣也可能沦为一种形式。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世界上著名作家们努力攀爬的标杆,就是世界文学不断繁荣的推进器。它的分量要比所有文学奖重得多,神圣得多;它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远远超出奖项本身。中国的文学奖,的确应该加以整合,才能成为时代精神的引领者。

路茗茗的回应,应该给文学奖以启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